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护脚?

2022年06月07日 21:14:5735

人的双脚承担着人体全部的重量,是行走、跳跃等运动的主要承重部位,但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并不重视脚部的护理,也不了解脚部护理的重要性,不知道糖尿病足部感染是非常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足部感染,需要足部护理呢?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体内高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造成自身抵抗力降低,一旦鞋子磨破脚,就非常容易发生感染。同时,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血管壁增厚,血液循环不畅,感染后伤口难以愈合。另外,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使痛觉下降,脚上有破损感觉不到,如果没有每天检查、护理双脚的习惯,小伤口容易发生感染,最后导致溃疡或深部组织破坏,甚至坏死。同时鞋子内部一般都是温暖潮湿的环境,更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从而使感染难以治愈。

由此可知,双脚的护理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措施,糖尿病患者选合适的鞋袜穿着,每天坚持用温水洗脚,全面检查皮肤是否有破损,涂擦润肤霜,并进行下肢和足部按摩,既促进血液循环又能尽早发现足部问题,及时处理,减少糖尿病足发生的风险,降低糖尿病足的危害,可大大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州科技城医院 张金珠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由于下肢神经病变合并末梢微血管病变,在足部出现破口、感染、溃疡,严重出现足深部组织破坏的病征。 在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中,并发轻重不同糖尿病足的人约占40-60%。

糖尿病足的伤口愈合很困难,有截肢的风险,甚至有生命危险。 糖尿病足不仅给病人的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也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护理、心理压力和国家医疗费用的负担。

所以糖尿病人应该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重视日常足部护理。

为什么说糖尿病患者应该注重足部护理呢? 这跟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的年限、长期血糖控制不太好有关系。

长期高血糖的影响,病人的下肢动脉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容易有血栓形成,造成下肢血液循环不好甚至血管闭塞,导致下肢缺血。

而且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常有痛觉、定位觉、温度觉下降或者缺失!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因为感觉缺失,糖尿病人可能对鞋的大小不敏感,穿一双比自己脚小的鞋并不觉得“挤脚”,而实际上,这位患者的脚可能因为鞋小的压迫引起脚部缺血、破损。

另外,痛觉,是一种我们要感谢的“感觉”,痛觉常常是身体有恙的信号,能提醒我们早一点发现疾病,在某种程度上对身体是一种保护。

比如脚踩到一枚尖钉子,痛觉正常时我们会感到疼痛,脚会立即避开钉子,可能就不会被钉子扎破,而有糖尿病足的人因为感觉减退或者干脆没有痛觉了,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一脚踩下去,钉子扎进脚很深了,都不知道痛,所以糖尿病人常会在无意中受伤。

加上糖尿病人足部的供血不足、身体蛋白质合成减少,伤口很难愈合,而血糖高使伤口环境适宜细菌生长、导致伤口很容易感染,这种伤口常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严重者会截肢。

受外伤(划伤)、脚气破溃、泡脚烫伤、远足脚起疱、压迫、鸡眼等等,这些足部创伤、溃疡不愈是糖尿病足截肢的主要原因,而75-80%的足溃疡是可以预防的。

糖尿病人怎么护理自己的足部呢 1.控制好血糖,平衡膳食,膳食中要有足够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

2.选大小合适的鞋袜,注意鞋底不要有钉子尖、不要有突起,袜子用纯棉吸汗的,袜口不要太紧、袜内没有线头、线团。

3.避免脚伤,划伤、脚疱、鸡眼压迫、泡脚烫伤、脚气破口等等要避免。

4.晨起时,看看脚皮肤颜色是不是正常(有没有不正常的发白、发暗、局部发红)?摸一摸脚部皮肤的温度,是不是正常?有没有局部发凉发热?

5. 每天温水洗脚(水温低于37度)后,要用软毛巾把脚擦干。并用镜子照脚检查:

1)脚底有没有压痕、勒痕(鞋小、鞋底尖物、袜子的线疙瘩)?

2)指甲长不长歪不歪(破皮入肉)?

3)有没有划痕、破口、疖肿?

4)脚茧子鸡眼要不要修了(修脚茧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伤到脚,最好请专业的足医修理)?

5)脚趾缝有没有白皮、破溃?

6)一年做一次糖尿病足的筛查。

每天仔细检查一下双脚,用小镜子照照脚底,有任何微小的破损都要及时就医,这可不是一般的小伤口,过两天自己就长好了。

欢迎您点击右上角“关注”本头条号“欧阳冬云慢病管理”...您会在我的“悟空问答”“微头条”获得更多健康知识...我将从医学和营养学的角度关注整体健康的早期维护、疾病的早期预防,愿朋友们拥有更优质的健康!感谢您的阅读、评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