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养生

心理养生的方法与境界是怎样的?

2021年06月22日 03:58:3562编辑

  

孔子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一个大圣人,一个伟人。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创立的儒 家学说,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孔子是长寿之人,又是一个经受过众多的心理创伤的人。例如:孔子在幼年丧父,少 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这一切的不幸,孔子都默默地承受了,而且变得越来越 坚强。
  

孔子具有积极上进的人生观,具有优秀的品质,具有宽广的胸怀。孔子认为,有道德 修养的人,心怀广阔,乐观豁达,身体自然健康。反之,缺德之小人每天都在妒忌别人, 心胸狭窄,或者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些人g然长寿不了。

1。 和谐是心理养生的最高境界。
  

要做到社会和谐,就要求人们:第一,要宽容;第二,要谦和;第三,要与时倶进。

我国古代有一本很著名的著作叫《周易》,《周易》中强调“天人合一”。换句话说 就是强调人与环境相处时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与社会,与家庭,与他人都可以在整体 上着眼未来去看,都是整体的统一,所以才会和谐。
  人既要顺应天时,更要与时代合 拍,这样才能和谐。社会和谐了,心理和谐才得以长期的维持。心理和谐了,生理健康 才得以保证。

2。 自强不息是心理养生的基石。

所谓自强不息,就是指依靠自己,奋发图强,奋斗不止。

中国有句古话叫“哀莫大于心死”。
  
  就是说世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心死”。所谓

“心死”就是绝望。人只要不"心死”,不“绝望’’,一切都会有希望。"g强不息,,的人 总是能看到希望,总是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有一个良好的结果。

谦虚使自己受益,骄傲S满容易招致别人忌恨,容易使自己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