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棉薏米山药瘦肉汤
广东人常受湿邪影响,脾胃弱、大便烂,因此,可选择木棉花30克、薏米15克、山药30克,加瘦肉煲汤,既健脾又利湿热。
2.参芪薏米粥
对于脾虚重者,可食用参芪薏米粥:用党参15克、北芪15克、炒薏米30克、淮山20克、大米100克煮粥。对于春湿感冒,大便糖稀,能起到健脾祛湿、补中益气的功效。
3.杞菊苓粥
用枸杞10克、菊花10克、云苓20克、大米适量煮粥。有益肝肾明目、增强免疫力、抗衰老、降血糖和血压等功效。
冬季养生有什么养生粥适合呢?
鸡汁粥:母鸡汤500克、大米100克,加水煮成粥,用少许盐调味即可。
二乳粥:鲜牛奶300克、鲜羊奶200克、大米100克,加适量水煮成粥,用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核桃粥:核桃仁30克、大米适量,加水煮成粥。
栗子粥:栗子50克、大米250克,加水煮成粥。
养生粥"粥公粥婆"是怎么来的?
关于"粥公粥婆"的故事,有一个传说:
清康熙十六年,康熙皇帝第五次下江南微服私访。这一年 的秋天,皇上带着随从来到广州,路上染了风寒,广东地方官吏 下文通告岭南各路名医为皇上治病,却不见成效。
后来听说梅州乡下有一对阿公阿婆擅长熬粥,他们用家传 秘方配制粥料,既有美味,还能养生健体、消病怯疾。于是地方 官派专人把这对阿公阿婆接到官府,并按阿公阿婆的要求架起 了柴锅土灶,精选岭南特有乌梅为主料,配以其他辅料及若干味 中药,经过若干时辰的文火慢熬,一锅飘着药香的养生粥熬制完 成。皇帝尝了一口,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感觉神清气爽。没多 久,康熙皇帝身体便恢复了。
于是阿公阿婆熬粥的名声就传了出去,远近闻名。后来,梅 州的这种养生粥在民间广为流传,被人们赋予"粥公粥婆"的
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