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和枸杞子煮粥吃有健脾益胃,补气养血,养血安神的功效。
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具有滋阴补阳之功效。红枣为温带作物,适应性强。红枣素有“铁杆庄稼”之称,具有耐旱、耐涝的特性,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
枸杞是茄目茄科枸杞属(Lycium)的植物,果实称枸杞子,嫩叶称枸杞头,常见种类为枸杞(Lycium chinenseMiller),主要的药用种类为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枸杞子服用方便,可入药、嚼服、泡酒。但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本草纲目》中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目眩、目昏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促进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并应用于临床。
小米枸杞粥怎么做?
小米枸杞粥
上回发了个适合熬夜喝的花旗参红枣汤,现在发个“代参汤”小米枸杞粥。小米,亦称粟米,色淡黄或深黄,质地较硬,制成品有甜香味。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营养丰富,有虽然不是参汤,但也能代参汤之功效,也能搭配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小米宜与大豆或肉类食物混合食用,这是由于小米的氨基酸中缺乏赖氨酸,而大豆的氨基酸中富含赖氨酸,可以补充小米的不足; 小米忌与杏仁同食。气滞者忌用;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少食。(资料来源于百度)我是属于气滞体质,所以我也不敢吃小米,这粥是熬给笨蛋喝的,又熬夜了。《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材料:
小米80克,水1000毫升,枸杞少量
做法:
1.小米洗干净(小米颗粒小,不能搓),加清水熬成粥,关火前五分钟加进枸杞
小米枸杞红枣粥怎么做
小米枸杞红枣粥的做法
将小黄米和大米一同简单冲洗1~2遍,微微去除表面浮灰和杂质。
将枸杞子与红枣一同简单冲洗,加入到小米和大米中。
加入适量水,放入电饭煲或高压锅,煮粥/煮饭档皆可。
春季养生,让身体与万物一起复苏?
春季饮食要清淡,少食油腻煎炸等食物。常食绿豆汤、绿豆芽等新鲜蔬菜,还应选食鸭梨、橘子等果品为辅助。适宜于身体保健,可吃些如枸杞粥、甘蔗萝卜饮料、芝麻红糖粥、胖大海饮料等。排毒要用自然食品取代精制加工食物,新鲜水果是强力净化食物,如菠萝、木瓜、梨等,促进肠道蠕动、防便秘。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糙米、蔬菜、水果等。 春天季节,人体容易出汗,丢失水分,加上天气变化无常,人体不容易保持新陈代谢的稳定。当体内的毒素多了,很难做到靠自然的方式排出毒素,会出现不知原因的头疼、便秘、口臭、色斑、腹胀、失眠等问题。 春天季节,人容易犯困,会感到疲劳,有时心神不定,产生常说的“春困”。医学上叫“春困症”。 春季北方的气候干燥又多风,容易患感冒、咽喉炎、气管炎、肺炎等,北方的春天还是寒意明显,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糖尿病人也易诱发脑血栓。 春季适当补充营养可使人精力充沛,消除春困。如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早饭应吃些含淀粉的米、面等主食;应增加优质蛋白质,如蛋、奶、豆浆、鱼、肉等副食,保证旺盛的精力;中餐应适当多食含蛋白营养多的食物,如豆和豆制品,花生、鱼、肉、禽等,有抗寒抗病的作用,增强体力;晚餐不要多吃,免得影响睡眠。三餐中应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C、矿物质、膳食纤维与水分。水果中如香蕉、葡萄、橘子、苹果和荸荠,富含钾、镁。 防春困的食物—— ●白色,如燕麦片,可降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绿色,如各种绿色蔬菜都含维生素C,绿茶内含茶多酚,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防癌的作用。 ●黑色,如黑木耳,有防止血栓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红色,如红葡萄酒。少量饮用也能增加高密度蛋白和促进血液循环,可防老年动脉粥样硬化。 ●黄色,如胡萝卜、红薯(地瓜)、黄瓜、玉米等含胡萝卜素,可增加转化为维生素A,可保持皮肤和呼吸道与胃肠消化道的湿润,不受细菌、病毒之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