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好处,会不会促进长寿,主要看在什么食量基础上“少食”,什么身体状况的人“少食”了。
线虫也好,动物也好,它们都是不会刻意控制食量的,因为本来就是朝不保夕,吃了上顿不一定有下顿的生活,还可以控制什么呢?
所以,一旦被人类养殖,它们每天食物无忧,吃进去的一定是过量的食物。这种情况下,少吃25%有利于长寿,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无数研究已经证明了。
但是,人类是有克制的,本来就不会吃到胃能够容纳的最大量。在本来有节制的前提下,再少吃25%,真的会更好么?那就不一定了。
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人过40之后身体肌肉就处于逐渐减少流失的状态,到70岁以上极易出现“肌肉衰减症”,严重影响健康长寿。年轻的时候,如果某日、某餐食物数量太少,身体还能调整;但年过50之后,蛋白质合成能力日益下降,分解代谢占主导,这时候还经常搞“过午不食”、“少食”之类“养生”措施,恐怕就适得其反了。
看了近年来的人类减食研究,在长达半年的15%减热量实验中,发现受试者的确瘦了,炎症反应下降了,血压血脂降低了,但是,他们的肌肉减少了,基础代谢率下降了,体温也下降了。
试问,对于一个原本没有高血脂高血压问题,但肌肉不足的人,或者本来低血压、怕冷的女性,特别是夏天还要穿长袖的老年人来说,代谢率下降、体温下降,是不是好的变化呢?显然不是的。
各位看看各国各地长寿老人的调查,似乎没有发现很多长寿老人是靠长期“过午不食”、饥饿节食、“减食25%”之类获得长寿的。长寿老人们通常是牙口好,胃口好,多年来能吃又能干的。
吃新鲜天然的食物,每餐食量合理,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良好心情......这些比一味少吃,更有利于长期健康。
如何抓住饭后半小时的“养生黄金期”?
很多伙伴们认为饭后半小时不易做任何事情,需要静下来,让身体好好消化刚吃完的食物。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教授指出,饭后食物进入胃肠道,血液也主要集中在此,心脑血管的供血就会相应减少,血液循环整体受到影响,如果此时做了不正确的事,可能会发生危险。相反,如果利用这段时间做有益养生的事,对健康可谓事半功倍。
我们都知道,一日三餐是我们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基础。做到科学合理的饮食和为健康加分。
如何抓住饭后一日三餐饭后半小时的黄金养生期呢?三餐后半小时分别适合做什么呢?
一、早餐半小时后
每天吃一顿营养早餐,对身体是非常重要的。
宜:吃点儿水果
早餐后有选择的吃一点儿水果吃如猕猴桃和草莓等等,对早餐很好的起做补充作用。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起到提神醒脑作用。
宜:按摩膝盖
从中医理论上来讲,早晨七至九点就是早餐时间主胃经,胃经在中医经络里被称为长寿经″,经过膝关节,饭后20分钟左右,用手反复摩擦漆关节,可使胃经通畅。
宜:敲打小腿外侧
早餐后敲打小腿外侧,三至五分钟,有利于延年益寿。这里有人体最重要的一个器官,足三里。饭后拍打可以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利于长寿。
不宜:立刻运动
许多中老年朋友早上锻炼的习惯。但吃过早餐后不要马上运动,不然会引起消化不良。
特别忌,饭后运动强度较大,有可能会引起腹疼或者胃肠道疾病,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更有危险。
二、午餐半个小时后
宜:小憩一下
午后半个小时是调整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关键时刻。利用饭后半个小时打个盹儿,可以缓解压力,提高记忆力,哪怕是短短的十几分钟,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宜:伸腰,踮脚尖,深呼吸
如果不能入睡,最好让嗓子休息一下,特别是平时说话比较多的人。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伸伸腰,踮踮脚尖,做做深呼吸,也能起到提神醒脑的效果。
不宜:不易喝茶
午餐半个小时后不宜喝茶,特别是喝浓茶,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此外,饭后马上喝茶,有大量水进入胃中,还会冲淡胃所分泌的消化液,从而影响胃对食物的消化工作。
三、晚餐半小时后
宜:做点儿家务
大部分上班族的人,晚餐后时间充裕,这地儿时间不妨做点家务。即活动活动了身体,又不会对消化系统造成负担,还能增进家庭和谐。
宜:拍打经络
利用这段时间拍打经络,主要是对任脉,就是小腹以上四指处正中间的部位。饭后轻轻拍打10至20分钟,可以帮助消化,强身健体。
不宜:洗澡和泡脚。
饭后立刻洗澡和泡脚会让身体表面血流量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则会相对减少,从而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
不宜:马上活动
如果你有晚上健身运动的习惯,为了避免出现身体不适,最好过完半个小时之后再进行
饭后半小时是养生的黄金时期。早餐后一个动作可以长寿;午餐后打个盹儿,能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晚饭后拍打经络,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2019,愿你抓住饭后半小时养生黄金期,让健康平安,快乐伴你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