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养生

有哪些养生的方法??

2021年06月14日 21:33:0260编辑

1. 静坐法: 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轼推崇静坐养生法. 他曾在广东儋县建一"息轩", 并题诗:"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 两目微闭,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可在15分钟至半小 时,是持续用脑过程后一种良好的休息方法.
2.睡眠法:南宋大诗人陆游,享年八十五岁,一生为后世留下九千余首诗篇,其养生 方法是注重睡眠.他晚间读书,一般以二更鼓尽(晚 10 点左右)为限度.睡眠是消除生理疲 劳和精神疲劳的最好方法.经常熬夜,必然头晕脑胀,不仅妨碍记忆,思维能力,而且影响 人的寿命.
3.散步法:散步是一种轻微活动,对长期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尤为适合.古人强调 每次进餐后不宜马上坐下工作或上床就寝. 如南朝齐梁的思想家, 医学家陶弘景就说过, "饱 食不可坐与卧, 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 "散步时应徐步缓行, 年老体弱者还不妨带一根拐杖, 必要时可驻足而歇息.
4.闲赏法:看书,作文之余,在庭园栽花种草,饲鸟养鱼,在环境幽雅,空气清新中, 能陶冶情趣,协调生活节奏.明代诗人,戏曲家高濂曾菩《燕闲清赏笺》把鉴赏清玩作为文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5.沐浴法:定期沐浴更衣不仅是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身心舒畅, 消除疲劳. 宋代文人沈存中说过: "衣服勤洗浣, 以香沾之, 身数沐浴……则神安道胜也. " 《礼记内则》也提出"三日具沐,五日具浴"的要求.
6.卧游法:年高体弱后,无力外出逸游名 山大川,可将众多的山水画挂在居室四壁.尽管足不出户,亦可卧而赏之.元朝名画家倪瓒 在《顾仲贽见访》诗中称之为"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观赏者在欣赏中回味 亲游山水时的情景,从而将病痛渐渐遗忘.
7.逸游法:苏轼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祖国地域辽阔,山 河秀丽,古人早就有"春日踏青远足,秋日登高望远"之说.投身自然,探奇揽胜,陶醉于 江河湖泊之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疲惫,闷郁便自然消失.
8.吟诗法:陆游有诗云:"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汤,吾 诗读罢自醒然."吟诵一首好的诗词,不仅给人的听觉器官以美的享受,而且通过人的思想 感情,产生心理效应.这种作用,或荡涤肺腑,或激励志操,或悦性怡情,或宁神忘痛,对 身心健康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