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养胃,特别是有胃病的人要做到每日三餐定时,要“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早餐的量不要太多,但质量要好,如鸡蛋、牛奶以及豆制品等高蛋白食品。
豆制品中含有天然大豆异黄酮,特别适合女性朋友。
午餐的品种要多一些,肉类、米面、蔬菜、瓜果都可以吃。由于脂肪、蛋白质消化时间长,所以晚饭要少吃,可以喝粥、吃蔬菜。扩展资料:健康的身体就像一台运转协调的机器:到了该吃饭的时候,神经系统发出指令,使人产生饥饿的感觉,尽管还没有看到食物,口腔内的唾液已经开始往外流了,胃也开始分泌胃酸。
如果及时吃饭,胃、肠、肝、胆会各司其职,并协同作战,消化吸收食物;如果不及时进食,提前分泌的消化液就会直接刺激胃黏膜,长期不规律进食使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工作步调不协调,就容易得胃病。参考资料:[中医]养胃从细节做起-健康台-中国网络电视台
全民营养周|中医专家告诉您,一日三餐这么吃最养生
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激发人们对 健康 的 探索 。合理的膳食和食物种类比例,应符合个人生理或疾病状况的饮食文化状态诉求,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与 健康 。
在全民营养周期间,长春市中医院门诊办、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春玲从中医的角度,为大家讲解有关如何科学、 健康 饮食等相关问题。
1 日常饮食应“少、鲜、杂、温、软”
张春玲主任建议大家,日常的饮食要遵循“少、鲜、杂、温、软”五个原则。
少 ,少量进餐之意。控制好进食量,不宜过饱,不让胃肠超负荷。广大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进食达到七八分饱即可。
鲜 ,是指饮食要新鲜,食材要新鲜,剩饭剩菜少碰为妙。
杂 ,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不要挑食,这样营养才会全面丰富。
温 ,食物不要过凉,但也不要过烫。尤其目前是夏季更要注意阳气的养护,进过凉的食物会损伤阳气,进过热的食物会对消化系统造成影响,也会提高患食道癌、舌癌等疾病的几率。相反,常温的食物比较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软 ,就是食物要柔软,烧烤、煎炸类食物不容易消化,清蒸或水煮的食物反之。
2 中医专家:一日三餐要这样吃
早吃好。 早餐不可忽略,一日三餐中,早餐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有很多人却省略了早餐。应把早餐放到重要位置且一定要吃主食。如不吃早餐,易造成精神不振。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其次靠脂肪的分解氧化。不吃早餐会使人体血糖下降,造成思维混乱、反应迟钝、精神不振。
午吃饱。 午餐也是一日中极为主要的一餐。由于上午人体内的热能消耗较大,午后还要继续工作和学习。中午要吃饱,不等于要暴食,一般吃到八九分饱即可。这样整个下午才会精神抖擞,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晚吃少。 晚餐不宜吃得太饱,由于晚餐比较接近睡眠时间,不宜吃得太饱,尤其不可吃消夜。晚餐应选择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一般家庭,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伦的一餐,所以对多数家庭而言,这一餐大家都做得非常丰富,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符合 健康 理念。晚餐时,主食与副食的量都应适量减少,以便到睡觉时正好是空腹状态。
3 保健食品有用吗?能代替药品吗?
“一个是食品,一个是药品,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功能上讲,保健食品能调节人体的机能,但肯定是不能代替药品。”张春玲主任说。
保健食品是把食物当中的某种或多种营养素浓缩提取,相比于一般食品营养素含量多出了几倍、几十倍。对于缺乏营养素的人来说,补充保健品有助于身体快速有效地吸收营养。但保健食品和药品之间是不能划上等号的,想依靠保健食品来治病也是不可行的,生病就要及时就医,不能只靠随意乱吃保健食品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