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吗,能否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

2022年06月07日 17:40:1530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自疫情爆发以来,关于新冠肺炎的各种说法层出不尽,甚至有些机构也给出一些模棱两可的答案(如某某口服液卖脱销事件),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民众就认识的不是很清楚,很容易人云亦云,所以我认为科普是非常重要的,这不,近日又有人这样一种说法,讲“癌细胞和冠状病毒之间可以通过以毒攻毒的方式”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在这里我要指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什么是病毒?①病毒它其实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它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也没有酶系统。

②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基于病毒的这一特点,如果它一旦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因为它的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都是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当它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完成生命活动,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

③有些病毒自身可以清除,有些病毒需要特制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讲了大范围,那我们回到新型冠状病毒上面来,新型冠状病毒它其实只是冠状病毒大家庭中的一份子,由于这个病毒是这次疫情中第一次发现,所以对于人类来讲,它是陌生的,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当这个新生事物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自然束手无策,没有特效药来杀死它。

什么是癌细胞?①癌细胞其实就是指正常细胞在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基因异常,从而癌变形成的恶性肿瘤细胞。癌细胞来源于正常细胞,但跟正常细胞又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正常细胞一般形状规则,排列整齐。而癌细胞形状不规则,甚至很怪异,排列层次混乱,像肺判断早期肺的恶性结节一样,这个结节如果长的很快,边缘不规则不完整,有毛刺,那恶性的可能性就大。

②其次,正常细胞生长速度不会很快,到了一定寿命就会衰老死亡,而癌细胞生长速度飞快,不会发生衰老死亡,即获得永生化。再次,正常细胞一般生长在原地或者固定的组织器官中,不会转移至别的组织器官生长。而癌细胞可随着血液或者淋巴液流动,到处转移生长。综合来讲,有无限增殖、可转化和易转移是癌症三大特点,能够无限增殖并破坏正常的细胞组织。

③回到肺癌上面来讲,肺癌只是所有肿瘤中其中的一种,只不过原发部位是在肺部而已,对于肺癌,人们是有一定认识的,不论是早期肺结节的随访,还是肺癌的手术、病理,以及各种治疗方式(放疗、化疗、靶向药物等)医务工作者都有一定的治疗经验。

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吗?能否利用病毒克制癌细胞?针对于这一块的流行病学调查,我翻阅了近段时间所发表国内外期刊文献,目前仍没有大量的样本数据。但是有一点是必然的,那就是“冠状病毒不会因为你是肺癌患者,你体内有癌细胞,我就不感染给你了”,我在开篇就为大家梳理了什么是病毒,什么是癌细胞,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这二者之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病因发病机制也是各不相同,注意了,反而肺癌患者由于免疫力、体质比正常人低,存在基础疾病,反而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所以冠状病毒会不会发生在肺癌患者身上,我觉得是肯定的。

综合总结①想要防范新型冠状病毒,作为普通人,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好“个人防护”,我可以这么说,如果你不重视冠状病毒,你不正视它,那它会正视你的,像湖北以外的省份,很多都是输入型病例,聚集性发病,正是因为它可以人传人,所以防止人群聚集,才让大家少出门,少串门,正确规范的佩戴好口罩,勤洗手,才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正确措施。

②针对于肺癌患者,千万不要抱着用新型冠状病毒以毒攻毒的方法去尝试,因为这是不科学的,肺癌有肺癌的诊疗方案,新冠肺炎有新冠肺炎的抗病毒方案,不可把二者之间强行嫁接,对待疾病,保持一颗理性之心态方是正解。

作者寄语: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普内容为主,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免费的赞,谢谢大家支持!!!

题主第一问好回答,新冠病毒对人群普遍易感,肺癌患者也不例外,所以有肺癌患者感染冠状病毒。第二问让我不得不赞赏题主是一个懂得思考的人,能想到用病毒来对抗癌细胞的方法。实际上这种方法称为溶瘤病毒疗法,确实存在。虽然目前无法利用新冠病毒克制肺癌,但是在未来,也并非没有可能。一、新冠病毒作为一种新发病毒,人体都没有抗体,普遍易感在新冠肺炎发病初期,老年群体更为多见,但是随着发病人数的增多,病例中男女老少都可以见到。

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细胞本身、化疗、手术等,全身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免疫力低下,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病毒感染。而且,一旦感染,病毒长时间不易清除,更容易向重症及危重症发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的团队发表在《柳叶刀·肿瘤》上的论文同样支持上述说法。

研究团队收集并分析了2020年1月31日之前1590例新冠肺炎数据,其中有18例(1%)有癌症病史,高于我国总人口的癌症发病率0.29%。

18例癌症患者中,有5例(28%)患有肺癌。

这篇论文完美地回答了题主关于“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吗”的提问。

二、能否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1、病毒PK癌细胞。

病毒是一种活细胞寄生物,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当在细胞内大量复制会最终溶解细胞,病毒再去祸害下一个细胞。

而癌细胞同样是细胞,只不过癌细胞中抑癌基因失活或者缺陷,细胞可以不受限制地分裂增殖。相当于开了挂的细胞。

即使如此,癌细胞也不是病毒的对手,别看病毒的个头远比细胞小,但是病毒钻入癌细胞内,癌细胞照样灭亡!

病毒与癌细胞PK,病毒胜!

2、新冠病毒同样不怵肺癌细胞,但是它并没有专挑癌细胞下手的嗜好。

与个别的肺癌细胞相比,新冠病毒杀伤正常细胞更多。

比方说,我们知道,病毒与癌细胞都不耐高热,我们如果把温度升高到56℃以上,可以杀死病毒及肿瘤,但是我们人体正常的细胞同样无法承受这么高的温度,同样要死。

所以,要想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必须想办法让新冠病毒不伤害正常细胞,专门针对肺癌细胞。

这就涉及到一门肿瘤治疗技术——溶瘤病毒疗法。

3、溶瘤病毒疗法。

溶瘤病毒是一类具有能利用肿瘤细胞中抑癌基因的失活或者缺陷,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内复制,而不感染正常细胞,最终杀伤肿瘤细胞的病毒。

它在肿瘤细胞中繁殖,裂解肿瘤细胞,释放出来的病毒又可以进一步感染周围的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清除更多肿瘤的目的。

早在100年前,医学界就已经发现肿瘤患者在感染病毒后会引起肿瘤的暂时消退。

1991,Martuza等人在《Science》杂志发表文章,报道敲除了TK基因,神经毒性减弱的溶瘤单纯疱疹病毒(HSV-1),对治疗恶性胶质瘤有一定的疗效,成为现代溶瘤病毒治疗的开端。

用于临床治疗的溶瘤病毒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天然存在的,未经基因编辑的病毒,包括呼肠孤病毒、新城疫病毒、天然柯萨奇病毒等。

显微镜下:呼肠孤病毒

另一类是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包括腺病毒、牛痘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2005 年,我国药监局批准了经基因改造的溶瘤腺病毒产品H101上市,用于治疗鼻咽癌。

2015年,由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JS1病毒株改造的T-Vec,在美国和欧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

T-Vec除了可以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在头颈癌、胰腺癌等肿瘤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有一定疗效。

截至 2019 年 4 月,全球有 80 余个溶瘤病毒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涉及的肿瘤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肾癌、头颈癌、脑胶质瘤等。

4、溶瘤病毒疗法的局限性。

①给药途径受限。

目前主要采用瘤内注射,操作较复杂,通常只适用于治疗浅表性肿瘤。

而如果静脉注射,病毒会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从而迅速清除病毒,导致治疗效果降低。

因此,目前仅有少数的溶瘤病毒可以静脉给药。

②在临床试验中及实际应用中,肿瘤并没有全部消失。

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种溶瘤病毒,能对肿瘤病毒进行完美杀伤,彻底清除病毒。

因此,目前溶瘤病毒疗法多用于晚期肿瘤与其它治疗方法联合治疗。期待未来能够提高其对肿瘤的杀伤效果。

5、新冠病毒能否改造成溶瘤病毒,治疗肺癌?

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人类对它的认识还有限,能否改造及如何改造,都将需要长期的研究。

不过,目前科学家的首要攻坚方向是如何控制新冠病毒的蔓延,开发特效药物,研发预防疫苗,恐怕还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将其改造成治疗性溶瘤病毒。

利用新冠病毒克制肺癌细胞还只能暂时停留在想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