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科普问答主持人:主任记者 吴苡婷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说一个指数,海弗里克极限指数,这个指数表达的是脊椎动物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极限,很遗憾,我们脊椎动物体内的体细胞不是可以无限分裂下去的,我们人类分裂的体细胞在40-60次左右,每两年分裂一次。所以从理论上也可以说,我们的极限寿命在120岁左右,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在社会上可以看到一些百岁老人,但是几乎看不到超过120岁以上的老人。
这个指数是由美国生物学家海弗里克提出的,他的科研团队对于人的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裂情况进行了细致观察,发现这些细胞只能分裂50次左右。而在后续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每种动物似乎有固定的寿命期限,他们的体细胞分裂的次数和频率也是固定的。但是有也有细胞是突破这个规律的,那就是生殖细胞和癌细胞,这两个细胞似乎可以无限地繁殖下去。
而我们的细胞分裂情况可以用我们每个人的DNA染色体顶端端粒的物质结构测量。端粒也被很多生命科学家们称作是生命时钟。我们身体的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端粒就不会缩短了。
人的身体到了中老年阶段后,就不断衰弱,各种疾病都会出现。这也是与我们体细胞分裂中的差错积累有关系,分裂次数越多,出现错误的细胞数量也就是越多,有些细胞会出现功能缺陷,无法正常执行一些命令。当然癌细胞也是一种体细胞分裂错误的产物。
寿命长短因物种而异,蜉蝣朝生暮死,寿命是一天,乌龟的寿命是几百年,海绵的寿命是上万年,而灯塔水母从理论上来说是永生的。
人类的生命虽然没有这么长久,但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人类的最长寿命也一直在延长。
在2000年前,人的平均寿命不足20岁,到了18世纪,延长到了30岁左右,19世纪是40上下,到了20世纪后期,人的平均寿命到了60岁,发达国家平均寿命更是到了70以上。
可见随着发展,人的寿命一直在延长,而且科学家认为,只要我们能突破癌症,那么人的寿命还能再次延长。
根据人类发展史表明,寿命一直在缓慢上升,那是否意味着,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人会死亡?
若一个人平安顺遂,那么他最大的敌人就是衰老。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老年疾病盛行的时代,在发达国家,老年痴呆等退行性疾病被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健康危机”。
众所周知,身体中大部分细胞处于一直更新的状态,衰老也是从细胞水平开始的。
1961年,科学家海弗里克提出了海弗里克极限,他认为,大多数细胞在进入衰老之前,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极限的,正常的分裂细胞在进入衰老之前只能分裂40到60次,每一次大约是2年。
2009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发现,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每次细胞分裂后都会缩短,一旦到了临界值,细胞就会启动凋亡机制。
201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生活非常健康,有很好的医疗辅助,人类的自然生物年龄极限大约是115岁,只有极个别的人能突破这个年龄。
而现实是,在历史中,目前已知的,活过了115岁的,只有48人。
科学家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任何与年龄相关的疾病都会在这个时候发生。
人类的寿命能突破极限,达到永生吗?
只能说,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增加预期寿命,但寿命的天花板不会很高,因为生命的使命更多的是繁殖和传递,而不是永生。
很多人认为,人类一直在进化,为什么到最后人类没有进化出永生呢?
生物学家乔治·威廉姆斯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是因为生命的侧重点不同。
机体内的基因是多面性的,有的有利于生长和繁殖,有的则不是,这种现象就是拮抗基因多效性。
乔治的拮抗基因多效性学说认为,基因的最大使命是繁殖和传递,对繁殖和传递有利的基因中,有很多基因是有负面效果的,衰老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科学家们对“秀丽隐杆线虫”蠕虫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发现,对蠕虫体内30个拮抗基因进行调控后,蠕虫的寿命明显提升了50%。
而这次研究中,调控研究的基因只占蠕虫的0.05%,也就意味着,只对极小一部分的基因进行调控,蠕虫就延长了50%的寿命,那如果运用到人类上,寿命又能延长多少呢?
这个数字是无法预估的,但绝对会让人大吃一惊。
最后
预期寿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指标,也是衡量社会和科学进步的指标。
更长的寿命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积累更有价值的生活经验,为我们的工作做出重要贡献,潜在地帮助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进步。
但衰老是一个自然过程,我们只能延缓,不能停止。
最为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很少有人能正常“死亡”,我们总是自己“作”自己。
过量的饮食,不健康的生活,巨大心理压力,飞来的横祸,无端的战争,对地球的破坏导致更多极端的天气等等,即使我们有活过115岁的潜能,我们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原因,提前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