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很客观很现实的问题。我们撇开官方赋予头条的功能,仅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头条是个小社会,大家庭。纵可了解千古历史,横可收观世界风云。大家临时聚合在一起,拉家常,论国事,嘘寒问暖,相互支持,又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事,不可能整天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正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二,头条是个小客栈,大广场。现在社会发展快,节奏感强,稍不注意就会落伍。人的生活需求多,压力大,实在受不了了,就到这“小客栈”,歇歇脚,和不同的客人谈谈心,交交朋友,释放愤懑,调整情绪,以利明天继续赶路。抑或到“大广场”散散步,赏赏景,开阔视野,奢享大自然的一时温馨与美丽,以利松弛紧张而疲惫的神经,积蓄力量继续奋斗。
三,头条是个小课堂,大学校。头条不分文化层次、职业贵贱、能力大小和权贵与平民,凡自愿到头条的,一律平等称网民。文化低的可以虚心学习、精心模仿,互相问答,积极参与,持之以恒,就会有跳跃式的进步与提高。文化稍高一点的,头条就是你展示才华和人生抱负的平台。
四,头条是个小溪流,大海洋。头条就像千万溪流汇成浩浩汤汤的江水,星辰隐耀其中,禽鸣猿啼两岸;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教你做菜的、手工的、生活技巧的;教你绘画的、写字的、唱歌跳舞的;帮你解惑的、聊天的、分享佳作的,林林总总,应有尽有,简直就是百科全书!又似涓涓细流滋养着广阔的天地。头条又似汪洋大海,世界风云尽收海底。你要了解天体演化,宇宙奥秘;你要了解世界奇观,人间奇葩;你要了解地理风貌、社会形态、政治风暴、舆论导向等这些,都会折射在头条这一特殊的汪洋大海中,只要俯瞰,便能得知。
哦!扯得太远了,回到正题上吧。当你了解上述情况后,就不难知道为什么“原来发爆文的黄V不见了”,或者说也不见再发爆文了。大凡这样的情况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工作繁忙,偶尔涉猎,发点有价值的作品,借以自慰,或者检验一下自己的创作能力。二是头条不足以施展他的才华或者不适应他的发展。三是爆料不是总光顾一个人的,任何一个人也有“江郎才尽”之时。四是劳神费时而没有收益,放弃也是明智的选择。
所以当你胃口上来时,爆文不见了,甚至连发文的作者也不见了。
所以我说头条是临时大家庭、小客栈、大广场、小溪流、大海洋。人们在这里,有聚有散,源源不断,才构成了小小的网民社会。当然也有一些常驻的,这里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他们(也包括我)除了带孙子或接送孙子上下学;除了一日三餐,别无它事,闲来无聊,就到头条来逛一逛,了解一些时事,猎奇一些爆文。其目的不是名利,也不是学习提高,而是消遣。偶尔折腾点什么东西,还是为了消遣。
如果不嫌酸的话请品尝
所以与其百思不得其要,还不如广泛涉猎。有道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只要用心,头条就是一幅良木芳草并茂,奇峰绝壁恢宏的江岸图。
(该文为[问答原创]作品。另,题内话题外说,请改变视角,改换胃口,品尝这五颜六色,晶莹剔透的葡萄,就会心旷神怡的。)
我在思考我是怎么看到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不做了?
归根结底是挣不到期望的钱呗。
有人就说了,明明是个大v,几万几十万粉丝,怎么会不挣钱?
别急,有以下几种情况。
平台管控越来越严前几年自媒体钱好挣啊,随便剪个视频起个标题就有收入。现在呢?你美滋滋发上去了,平台一审核,告诉你已经有此类视频了,你的不推荐。
还有一点呢,都知道要拿原创,原创单价高。而那些本身用网络段子拼接,视频二次剪辑挣钱的人就犯难了:标注原创吧,万一平台查到就是20分,三次就永久取消资格号就基本废掉了,不标注原创又没什么收入。
不信你去看之前不少做的不错突然停更的,很多都是这样的。
被平台查封如今自媒体要求和规则比之前可高的很多,没有资格证不允许发健康医疗领域,没有新闻资质不允许发热点新闻,不允许夸大描述,不允许做标题党等等等等,每周平台还会集中清理整顿一批自媒体号,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你关注的是不是在里面。
转型做个人品牌或者签约其他平台独家这个就是高升了,毕竟在别人的一亩三分地受约束,与其让别人给自己发工资,不如直接自己当老板。
内容太过单一,一时风头过后再无其他可读性不知能不能理解这句话,在这里举例子也不太合适,就比如前段时间手指舞很火,有人专门玩这个玩的很棒收获了很多粉丝,但这个风头一过,他又没有其他内容成为吸引点,自然慢慢就被系统过滤掉,收入减少,结局可能就是停更了。
其他原因毕竟现实工作也有可能跳槽不是,谁还没有点事儿啊。papi酱也停更好几个月了,生娃养娃去了。
有没有其他的我还在想,以后补充。
我是@慕白白白白 ,记得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