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怎样理解“科学养生?

2021年10月10日 04:36:1265

  科学养生,就是用最科学的养生理论、方法实现自己的健康长寿。因此,从养生学学科理论中寻找科学依

据,从高龄老人群体中寻找养生经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养生准则。

一、科学养生四大障碍

“烦恼”因素。

老年人从岗位上退下来,工作到了家庭,与子女共居的,考虑如何适应家庭工作,比如

买菜、煮饭、送孙上学等,久而久之,家庭、上下辈之间,未免有些“摩擦”

,产生了一种转换“岗位”的

“烦恼”


  

“失落”因素。

特别是当过单位领导的老人,过去“有权不使”

,如今“过期作废”

“下岗”后有一种失

落感。加之对自己尊称改变:过去任长官,受人“尊敬”

,今天,见面避开,人走茶凉。感到“世态炎凉”


  

“拼搏”因素。

与“失落”相反,这些老人认为过去“英雄无用武之地”

,如今可以“大显身手”了。少

数人说自己过去只有“奉献”

,没有“索取”

,趁退休做“自由人”的机会,千方百计想弥补。个别人,一

反常志,买彩票、炒股,往往造成精疲力竭,

“血本无归”


  

“厌世”因素。

有些老人无所事事,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觉得日子很难过,吃完三餐,不知到哪里消

磨时光。个别老人,一迈进

60

花甲之年,自称为“等死队员”

,认为今朝有酒今朝醉,存在着一种醉生梦

死的思想,于是喜、怒、哀、乐无常。
  

二、科学养生三大原则

老年人是人生历程的最后阶段,对于科学养生所选择的途径有较大的复杂性,人与人所处的区域、地位、

环境,甚至年龄、性别、体质、爱好有很大差异,因此,每个人在养生之道上应该因人而异。但人生历程

中的三大原则是统一的。
  

自主性养生原则。

俗话说:生命有限,养生奥秘无穷。人能否健康长寿,既非上帝安排,也非命中注定,

而是靠自己主观努力创造条件获得的。

广西有个长寿县——巴马,

80

岁以上寿星有几万人,

他们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积极劳动,注重身心锻炼,从而形成少病、长寿的老年群体。
  

平衡性养生原则。

俗话说:

“生命在于运动,康寿在于平衡。

”大多数老年人注意到体育锻炼,而平衡一

事不大注意。有些老人锻炼积极、运动量大、休息不好、营养不足、失去动静平衡,阴阳失措,结果反而

搞垮了身体。一些老人争强好斗、怒气横抽,导致疾病丛生。
  这些现象说明:追求健康长寿的老人,如不

按科学养生要求,

“身心平衡”破坏,好事则变成坏事。

特殊性养生原则。

世间事物有两性,普遍性中有特殊。在科学养生过程中,应强调个人内在因素,一切

从个人实际出发,制订和实施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的策略和方法。
  不能移花接木,硬搬照套,否则,事与

愿违。

三、科学养生四大基本经验

思想要乐观,心态要平衡。

俗话说:

“人生不如意之事有八九,天下无十全十美之事,知足不辱,病从忧生„„”说明遇事要乐观,要

求心态平衡。
  否则效果不堪设想。中国最早一部医书《黄帝内经》指出:

“心是五脏腑之主”

,怒伤肝、喜

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又曰:

“百病皆生于气。

”道出了科学养生心态平衡的重要性。所以,老

人不要急于求成,不能斤斤计较,要注意保持心态平衡,做到“四个一点”


  顺境时要谨慎一点

;

逆境时要振

作一点

;

得意时要谦虚一点

;

烦恼时要“糊涂”一点。不因地位低微而气馁

;

不因薪资偏薄而苦闷

;

不因权力丧

失而哀叹。要善于控制情绪,切勿庸人自扰,惹事生非,避免过喜过怒,造成过于兴奋,血管收缩,心跳

加快,血压骤升,血糖改变,引发脑充血或心脏病。
  待人接物,要讲究文明礼貌,以诚待人,以礼敬人、

平易近人,适力助人。

忍气不争吵,处事和为贵:

中国有句名言:

“小不忍则乱大谋”

《苟子儒篇》

“老忌私,然后能公,和忍性,然后能修。

”即是说,能

强其私,心和性情,而不使其放纵,放纵就是为所欲为。
  不然大则以杀身,小则以伤气。

节食加节欲,生活有规律。

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曰:

“食色性也,人之大欲焉。

”稽康的《养生论》说:

“其自用甚者饮食不节,以生

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

”此语意思是饮食、色欲两事应有节制。
  使之适度,以求长生。

《增补遵生八

笺》上曰:

“„„六日饮食,七日黄室„„归心静然,可以永生。

”也说明了节欲、节食之重要。所谓节食,

就是说,餐吃八成饱,暴食伤胃也伤肠。节食,对于老人来说,还包括选食。做到不偏食,有什么吃什么,

一日三餐,再好的饭菜也不饱食,更拒绝花天酒地。
  

这里必需郑重阐述色欲话题。在中国封建意识掩盖下,人们对性事自然讳莫如深,作为一种保密性的事。

古代医学书籍,文中也只用“节欲”或者“填房事”两个词。养生文章中《格言联壁》说:

“积精求神谙得

切实。

”顾名思义,既名之为精,既为精华、精粹。
  在人体内,所谓独一无二之至宝。不能滥用,滥用则影

响健康长寿。为何一些长寿村男女人寿星较多

?

为什么尼姑、和尚较之一般人长寿

?

那就是人之宝贝藏之于

身。依愚之见,人过七旬,以少行房事为宜,至少要注意适度。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过眼

云烟,气是惹祸根苗。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得好:

“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

”把人寿比作朝露,值得老年

人所思。

身心常锻炼,动静要适度。

古人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常动故也。

”外国人说:

“生命在于运动。
  

”经常的、适度的运动,可

以补充肌体能量,有利血液循环,可以改善脂肪过多地在体内存积,防止肥胖,保证血糖正常,延缓骨质

疏松,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能提高免疫能力。

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一些适度的、

柔和的项目进行身心锻炼。
  早晨起床,适当步行、

打拳、

舞剑。稍年轻的老人可以慢跑。也可以每天坚持做保健操,动静结合,呼吸结合,心平气静。还可以积极

参加书法、绘画、诗词班学习,陶冶身心,健脑强心,延年益寿。实践证明:老年人,不动不行,不静也

不行。动多静少,不注意休息,则增加身心疲劳,降低血糖供应,不利健康。
  只静不动,常睡懒觉,易使

身体僵化,关节失灵,也不利于科学养生、延年益寿。正确处理动静关系,宜动则动,宜静则静,动静适

度,对身体有益。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那么,人以什么为本呢?人以健康为本。如果再问下去,健康以什么为本?以养生为本、养生...

粗略理解就是按照各学可,如心理学、人类学、营养学、医学已经研究证实的科学的养生方法养生,而不是听信小道消息或者什么偏方或者广告宣传

饮食要荤素搭配,多做有氧运动,多想开心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