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一:精神养生法。精神养生法,是指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清除贪欲,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精神养生法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理卫生保健法。
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二:起居养生法。起居养生法,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传统的养生原则而合理地安排起居,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方法。起居养生法包括居住环境、居室结构、居室环境和气候、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其他等。
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三:关于神阙养生。 洗心(放松、入静、入定):固漏(阳关一闭,个个长生)
有物(丹田火炽乃至六根震动);健康(弱可强,病可愈):逆转(无精生精,无经复经;体貌顿异,生机盎然)。有诗为证:“金砂入五内,熏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皆变黑。齿落生旧所,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魏伯阳)。由上可知,丹道筑基实乃革新生理,添油续命的重要法门。但是古往今来能真正完成筑基功夫者并不多见。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真法难闻”,就连孔子也感叹:“朝闻道,昔死可也。”
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四:药物炼精化气一一神阙气化散。药功古已有之,如扁鹊服长桑君传授秘方,三十日获得透视功能而成为神医;西藏高僧为弟子开天目也借助药功。药功为历代养生家、神仙家、武家、术士必修内容之一。人们在修持过程中,如果得到药物配合,对增长功能功力颇为有益。机体健康是功能提高的基础和前提。 “神阙气化散”有生精化气的作用,温暖水脏,微生少火,蒸精化气,还精补脑,配合现代高科技产品“神阙温灸仪”,置于特定部位对机体产生连续站六时以上的温热辐射,将药力、药气源源不断地输入神阙,再由神阙输布于神阙系统,逐步积累和加强元阳之气,以冲开奇经八脉。同时结合启动胎息、下神阙养生法使性命(神气)团聚重返先天丹光圆明的状态。于此更进一步则进入杳冥而开玄关,天人合发,生命再造。
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五:玄关显密法。 玄关“入大道之渊微,夺自然之妙用;立丹基于倾刻,运造化于一身也”(白玉蟾《玄关显密论》);“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脱体亦在此亦”(张伯端《金丹四百字.序》)。玄关是古往今来一切成道证圣者的不二法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不开玄关就无法窥见天道。反过来讲天下没有不开玄关的明师。
然而玄妙莫测之机关又非同“开”、“关”电源那么简单,必赖明师相机投法点拔才可把凭。“徐氏神阙养生法”中玄关显密法专为开玄关一窍而设,望有缘者、有志者得而习之,以身证明“我命在我不由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并非口号,而是现实可行之“道”。
古代道家、仙家与医家本是一家,所以晋朝的葛洪,梁朝的陶宏景与唐朝的孙思邈,都是神仙家,也都是名医,葛洪著有《肘后方》,陶宏景著有《神农本草经集注》,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因此正确地说,所谓三教,其实包含了传统的中医。因此所谓读经—读三教经典,应该包含阅读医经。现代人若能多多阅读中医的经典,必能对养生治病有莫大的助益。中医的擅长在安养五脏,所以是治本。五脏健康才能得到根本的健康,若五脏衰弱而四肢发达,只不过是外强中干,不能支撑很久。吾人今日读经,不可不读中医药之经典—《本草备要》。《本草备要》会告诉我们吃哪些中药来补益五脏,以获致健康。若能于平常时多吃一些安养五脏的中药,则可以提升免疫力,减少疲劳感冒,增进工作效率,并使情绪平稳,身心柔软。
中国传统健身养生方法注重人与周围环境以及人体自身各种功能之间的和谐,以追求防病治病、延缓衰老、益寿延年、修身养性、维护健康精神状态等为锻炼的目标。练习传统健身养生方法,无需特殊的场地,简便易行,运动量便于自我控制,既可集体练习,更适合个人进行。因此在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后,可作为终身的锻炼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老 叩齿,就是指用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法,民间俗称“叩天钟”。事实证明经常叩齿,不仅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局部气血运动和局部经络畅通,从而增强整个机体健康,还可促进口腔、整个牙体及周围组织的健康,增强牙齿的全面抗病能力,使牙齿变得更加坚硬稳固、整齐洁白、润丰光泽,充满精健之象。其具体做法可概括为:精神放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默念叩击;先叩臼牙,再叩门牙;轻重交替,节奏有致。终结时,再辅以“赤龙(舌头)搅海,漱津匀吞”,效果更佳。 常搓涌泉保健康 健脚益体,当首推热搓涌泉穴(即脚心中央凹陷处)。涌泉属足少阴肾经,“肾出于涌泉”。意思是说,肾经之经气犹如水井中的井源泉水一样,将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涌出。经常温浴后搓此穴,可温补肾经,益精填髓,舒筋活络,平衡阴阳,调理五脏六腑;还能治疗头顶痛、癫气、肾炎、性功能衰退、小儿惊风、失眠、心悸、咽喉肿痛、脚裂以及老年性四肢麻木等几十种恶疾。因此,涌泉穴又有“健身之穴”之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