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中要注意食物的相克性,切忌在美食中不知不觉地伤害自己及家人。尤其是进入 春季,天气乍寒乍暖,人体抵抗力有所下降,更要注意饮食搭配的“禁忌”。 1、葱+豆腐、菠菜+豆腐 小葱不要拌豆腐,菠菜不要与豆腐一块煮汤,因为小葱和菠菜中的草酸易与豆腐中的 钙结合成难以溶解的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长期食用易导致结石。 2、豆浆+鸡蛋清 豆浆含有酪蛋白,能抑制人体对鸡蛋清中蛋白质的吸收。 3、西红柿+黄瓜 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黄瓜中的分解酶会破坏维生素C,若二者同食,不 利于对维生素C的吸收 4、菠菜+黄瓜 菠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相当高,若与黄瓜同食,会破坏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 5、黄瓜+花生 黄瓜属寒性食物,花生中含油脂多,寒性食物与油脂相互作用,易引起腹泻。
谷雨节气有哪些养生知识?
注意精神调养,慎动肝火,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登高望远,亲近自然,陶冶性情;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外排;及时增减衣物,以免上火,继而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以及头痛眩晕、目赤眼疾等疾患。
你对骨骼的养生知识了解多少?
1、婴儿的骨骼数量多于成年人。成年人体内拥有206块骨头,但婴儿的数量会多些。一个新生儿的骨架大约由300个不同的部位构成,它们是骨骼和软骨的混合物。软骨会最终固化为骨骼,这一过程被称为骨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体内“额外”的骨头会融合形成更大的骨头,到成年时骨骼的总数量就减少到206块。
2、双手和双脚含有人体半数以上的骨骼。
骨骼不是均匀分布在体内的,有些部位的骨骼数量远多于其他部位,每只手有27块骨头,每只脚有26块。也就是说,双手和双脚的骨头数量共为106块,占人体骨骼总数的一半以上。
3、多根肋骨,影响健康。
大部分成年人有24根(12对)肋骨,但每500人中会有一个人的肋骨比别人多一条,这根肋骨被称为颈肋。它生长在颈部的底侧,正好位于锁骨上方。颈肋可能会对血管或神经造成挤压,诱发胸廓出口综合征,表现为肩部或颈部疼痛、肢体感觉丧失、血液凝块等。
4、舌骨是最“孤单”的骨头。
舌骨是喉咙中一块马蹄型的骨头,它位于下颌与甲状软骨之间。舌骨是人体中唯一与其他骨头不相连的骨骼。由于它所处的位置,舌骨可以与喉和舌头协同工作,组成人类的发声系统。
5、“骨瘤”是人类已知最早的肿瘤。
骨骼是由活性细胞构成的,与人体内的其他细胞一样,骨骼细胞也易发生病变,导致肿瘤,甚至癌症。骨瘤是一种古老的疾病。2013年,科学家在穴居人的肋骨中发现了距今12万~13万年前的骨瘤,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肿瘤。
6、第一只假体由古埃及人发明。
大约在3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第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假体——人造大脚趾。安装假脚趾的埃及人走路很接近健全人。
7、骨骼并不是人体内最坚硬的物质。
骨骼的强度和刚性都很高,能承受很大的外力;骨骼比钢铁还要坚固。但它们并不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物质。最坚硬的是牙釉质,这种物质能对牙冠起到保护作用,它的高强度是因为它拥有的高浓度矿物质,特别是钙盐。
8、人并不直接控制骨骼。
当人们移动胳膊、腿和其他身体部位时,并不是因为神经系统告知自己的骨头要移动,而是告知了与骨骼连接在一起的肌肉去移动身体部位。
9、人类掌握骨折康复术已超过3500年。
据《临床骨科及相关研究期刊》2009年发表的一项文献回顾显示,早在约公元前1600年,古埃及人就懂得了如何处理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