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呼吸养生的方法是:在晚间睡觉时平躺,全身放松,闭目合嘴无杂念, 以鼻轻轻地自由地吸气,接着用嘴慢慢地呼气。呼气时略带“小屏气”,像自行 车内胎被缓缓放气似的。呼完气之后不要马上吸气,应紧接着稍稍屏气。这种“止 息式”屏气时间约为吸气时间的1/2,然后再吸气。就这样“吸一呼一屏”循环, 反复练习,直至不知不觉地人睡。早晨醒来,同样练习10分钟,坚持锻炼3个月, 直至没有头昏脑涨的感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对健康有益。
养生功法为什么要配合呼?
呼吸得当才是最好的养生
“导引养生功”的动作是为呼吸服务的。二者配合的原则是,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先吸后呼,并要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然而,在“导引养生功”的七套功法中,吸和呼的比例是不同的:“舒心平血功”要求轻吸轻呼并加强柔缓的呼气;“益气养肺功”要求轻吸重呼并强调尽量呼气;“四十九式经络动功”要求长吸长呼;而“疏筋壮骨功”则要求吸和呼等长。
因此动作的快慢一定要与呼吸紧密配合,绝不能单纯地做动作而忘掉呼吸,或只强调呼吸而忘掉动作。
强调不同的呼吸方式是为了治疗不同的疾病。例如: “舒心平血功”要求加长柔缓的呼气。动物实验和临床经验皆证明,呼气中枢兴奋增强时,副交感神经兴奋便增强,周围小动脉舒张,解除痉摩,减少阻力,心率减缓,血压下降。
“益气养肺功”要求轻吸重呼并强调尽量呼气。因为“益气养肺功”,是治疗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的疾病而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功能往往较差,胸肌、隔肌比较弱,肺活量小,肺内积存的空气多。只有把积存的空气吐出来,才能吸迸足够的新鲜空气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增强呼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