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天人合一的理念?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文明史,归根结底,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面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根于中国独特文明特质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和实践日益受到关注和推崇。
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自然观,东西方文明的哲学起点不同。
李约瑟指出,在对待自然这个问题上,西方思想在两个世界之间摆动:一个是被看作自动机的世界,按照编定的程序运行;另一个是神学世界,按照上帝意志
无论“摆”向哪个世界,在西方看来,人都并非自然的一部分,而是被人认识、使用和改造的对象。这种主客二分法有利于人类大胆突破蒙昧与陈规,发现和掌握自然规律,但其弊端在于令人过度自信,索求无度,最终与自然对立起来。
中国的自然观则“别开生面”。
在认识论方面,中国传统思想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主张“天人合一”。“人”并非“天”外之物,也就无所谓对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庄子·齐物论》中所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张载在《西铭》中谈得更明白:人处自然(乾坤)之中,民(人类)固是同胞,万物亦为同类,即“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在实践论方面,与西方哲学相通,中国哲学也强调“知天”。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了解和认识“天”后,中国哲学指向的并非使用和改造,而是“于自然无所违”,“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出于对近代以来西方自然观念的反思及对当代人类现实生存困境的关切,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赖。马克思指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恩格斯提醒,不可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与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如榫遇卯,实现有机结合,产生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重大理论成果,这些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互利共生的辩证法为认识当下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中国开出的对症之方正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中医馆文化理念?
中医馆的文化理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尊重生命,以人为本:中医馆的服务宗旨是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中医诊疗服务。
传承中医文化:中医馆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发扬中医药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推广中医药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医药文化。
以诚待人,精益求精:中医馆的服务理念是以诚待人,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精益求精,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以质取胜,追求卓越:中医馆注重服务质量,追求卓越,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中医诊疗服务。
以德服人,回报社会:中医馆秉承“以德服人”的理念,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积极回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中医服务理念口号?
一,弘扬中医,济泽健康,二,同舟共济,振兴中医,三,坚定中医信念,弘扬中医精神,推进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四,坚持中医正确方针。
和而不同,天人合一蕴含了什么理念?
“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理念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
扩展资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
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佑着我中华民族不断繁衍生息。中医学强调的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更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和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归宿,同时中医的整体观念与目前医学界所倡导的整合医学不谋而合。
传统天人合一理念在苏州博物馆的运用?
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一座现代建筑,展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特征,它将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新颖的建筑理念巧妙融合,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榜样。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内敛、兼容并蓄,讲究"以和为美"。
苏州博物馆新馆对这种"以和为美"传统的表达,体现在建筑形式的和谐上,不管是其整体色调或建筑体量,还是其用料选材或区域环境,都达到了视觉效果上的和谐统一。苏州博物馆新馆建造理念的内在和谐,则体现在布局理念、空间组织、人文精神等方面。
其二,"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它不仅具有哲学的内涵,而且也贯穿美学发展的始终。苏州博物馆新馆在自然光线和自然景物的运用上,对"崇尚自然"的表达随处可见,并且别具特色,耐人寻味。
其三,"美在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和审美理念。苏州博物馆新馆对意象的挖掘和表达很贴切,如其灰色线条、叠落山墙所产生的感性世界。
其四,"意境"同样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属于审美表达的最形而上的一种类型。苏州博物馆新馆在造景手法上颇得苏州传统园林的精华,山水、窗亭、水荷、古藤等意境的营造都别有一番趣味。
中医药内涵及理念?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她是世界医学体系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传统医学。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今天,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优势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共同承担着我国人民医疗健康保障的任务,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中医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文化传统和医疗经验,其发展、创新、传播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烙印。中医药学的医疗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以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医学模式。这种天地人和谐共存的模式,顺应了世界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健康观念的发展,因此中医药学是我国最有可能出现原创科学突破的学科。
中医药学的传统文化特征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相互斗争过程中积累的人类宝贵财富,是数千年医疗实践的积累和升华。在它形成初期,就吸收了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和文化精华,其发展、创新、传播也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烙印,并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通,血脉相连。
中医理论形成于古代,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借鉴、吸收、融合中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科学、佛学、道学、儒学以及诸子百家学说的精华,形成了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医理论体系,历经千年传承而不衰。正是由于这种明显的文化渊源和特征,中医药在国际的传播,也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和现代医学一样,中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也是人的生物体。但是,与其他自然科学的显著区别在于:中医理论是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作为说理工具,指导医学实践,推动医学学术发展。古代哲学思想被借鉴、融合在中医理论中,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虽然中医药文化有其产生的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但是它的思想智慧和文化精髓,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身心协调的动态平衡观,上工治未病的健康理念,因时、因地、因人的个体化辨证治疗理论,以及正气为本,用“精气神”高度概括人体生命现象的生命理念等,不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以人类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工作重点的转移要求,同时又适应现代生理—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转变。
中医药学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使用人数最多的传统医学体系。也是我国最有希望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对世界科技和医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正是由于中医药学的医疗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以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医学模式,因此在世界已经进入现代化的21世纪,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仍然可以发展创新,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
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
在数千年的医药活动中,中医药学形成了道法自然的生命观,形神兼顾的健康观,整体平衡的思维观,辨证论治的诊疗观和大医精诚的道德观等核心价值观念。长期以来,历代中医药人遵循着共同的经典和理论、信守着相同的规则和思想,在医学实践的推动下,形成了中医药学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构建了以人为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框架体系。
这种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医药文化最具特色的内涵。正是由于这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医药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贡献。数千年来中医药学薪火相传,历久不息,并不断发展创新,逐渐向海外传播。
中医药学的健康观和医疗实践的成功,有可能为人类提供新的医学模式,使中医药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成为世界新医学和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30年来,中医药学不仅在中国得到健康发展,而且加速向世界传播。近30年来,中医药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西方医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以及亚洲一些国家,中国中医药学如涓涓溪流,持续地流向全世界,中国针灸技术已经传播到200多个国家,中医中药出口160多个国家。
这种文化传播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呈现的历史性发展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中医药学客观上顺应了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世界人民医疗保健的需求,弥补了西方医学的不足,因而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关注。
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深奥,文字古朴简约,技术变化玄妙。如:有些中医词汇需要翻译成现代语言,才容易理解;有些诊疗技术属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经验,难以量化研究;有些临床疗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难以评价和制定标准。中医药人才成才周期长,需要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需要对中医理论体系融会贯通;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和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因此培养一大批中医药优秀人才,对弘扬中医药文化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学的医疗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以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医学模式,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既是国家中医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整个中医药界的共识。相信21世纪中医药发展史将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历史,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历史。
中医护理服务理念口号?
护士服务理念标语
1、技术精湛,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病人。
2、你的健康,我的追求。
3、善待生命,让患者放心。
4、爱洒人间,服务健康。
5、我一天的爱心希望能带给你一生的幸福。
6、以病人为中心,以手术医生为轴心,以护理质量为中心。
7、以奉献为快乐,以满意为宗旨。
8、完美服务,至真至诚。
9、您满意,我开心。
10、珍惜生命,善待他人,真诚服务。
11、追求完美的服务,做病人的知心朋友。
12、妙手两肩担道义,良医一心为病人。
13、以精湛技术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载体,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14、用真诚的心,去善待每一位患者。
15、在笑容中温暖融化病人的疼痛。
16、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17、常将人病当己病,常将他心比我心。
18、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汗水与眼泪。
19、完美的过程,才会有满意的结果。
20、为患者着想,替百姓服务,白衣天使献爱心。
临沂市中医医院服务理念?
临沂市中医医院积极推行中医经典、中医外治、中医康复、中医治未病、中医护理全科化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中药代煎配送一体化等服务。
医院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中医学所讲的天人合一体现怎样的价值观?
体现了科学、先进的价值观。
天人合一观从天、地、人一体,天人合德及天人合道的角度,又规定着人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境界。
人作为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该与其他物类一样,遵循天地之道。因此,效法天地,从天地之道中引出立人之道,就成了中国哲学各流派共同的价值取向。
《老子》第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明确指出人应效法天地之道,按照天地间本然的状态来生存。
庄子主张“以人入天”,“与天为徒”,“从天之理”,认为“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天道》),即天地之道是人道的大本大宗,最终归宿。《孟子·尽心上》言:“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事天”就是指按照天地之道来生存来获得存在价值。
《易传·系辞上》明确指出:“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墨子·法仪》也云:“莫若法天……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可见古代各哲学流派均强调人道必须效法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