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和生姜片一起煮沸,在放入葱花,适合六到十岁的孩子吃
冬天有哪几种养身食素
冬季养生有喝腊八粥的说法,它的原料主要是多种米、豆、干果和坚果。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豆子中含有很多优质植物蛋白,干果则浓缩了鲜果中的营养物质,坚果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富含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能起到很大作用。
其实,除了腊八粥以外,还有很多养生粥也适合冬季食用:
桂圆粟米粥:桂圆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将桂圆肉洗净与粟米同煮。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圆肉性味甘温,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核桃粥:核桃肉20克,粳米100—200克。将核桃肉洗净捣碎,与粳米同煮成粥,能润肺止咳,补肾固精,润肠通便。但有痰火、积热或腹泻者忌食。
芡实粥:芡实30—50克,粳米100—200克。将二者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熬。芡实性味甘平,能固肾涩精、健脾止泻,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山药栗子粥:山药15—30克,栗子50克,大枣2—4枚,粳米100克。栗子去壳后,与山药、大枣、粳米同煮成粥。山药性味甘平,能补脾胃、益肺肾,尤其适用于脾肾气虚者;但一次不宜多食,否则容易食滞,造成消化不良。
生姜大枣粥:鲜生姜或干姜6—9克,粳米或糯米100—150克,大枣2—4枚。将生姜洗净切碎,与米、枣同煮成粥。它有温胃散寒、温肺化痰的作用,但阴虚者或孕妇慎食。
胡萝卜粥:新鲜胡萝卜50克,粳米200克。胡萝卜切成小片,与粳米同煮。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慢慢熬。它有健胃补脾、助消化作用。
冬季有那些养生食谱?
1、有机南瓜饭 取发玄米2杯,洗净后浸泡半小时与奶油2大匙,酒2大匙,盐1/4小匙、水2杯拌匀再铺上去皮南瓜(约150克)煮熟,鲜美无比。 2、五谷蔬菜饭 取发芽玄米、小麦、荞麦、红豆、绿豆(可用混装谷类、需浸泡4小时)各半杯混合切丁红萝卜、白萝卜、芋头及香菇加入2杯半水煮熟即可食用。五谷与菜蔬融为一体,甘甜余香,回味纯美浓郁。 3、美颜杂谷粥 发芽玄米、薏米、麦片(泡水30分钟)及红豆、绿豆仁(泡水2小时)各1/4杯加入适量水煮约30分钟即可享用,及香极润。 4、十全养生粥 取燕麦、荞麦、红豆、绿豆、黑豆(浸泡6-8小时、换水2-3次)、莲子、芡实、薏仁、发芽玄米各一大匙混合山药10片、龙眼干6颗加水1200ml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90分钟、起锅前10分钟加入枸杞、滋补酒1大匙、黑糖少许、即可享用,味感浓厚而无滞腻。
冬季有哪些养生食wu
冬季有哪些养生食谱?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 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温食忌硬]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增苦少咸]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精神调养: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起居保健:《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其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锻炼强身: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