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感觉乏力,是糖代谢障碍造成的人体获能不足的自我感觉症状。炭水化合物和葡萄糖是生命体能量的来源,葡萄糖原本是人体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是生命的“正能量”,它进入血液,向胰岛发出信号,胰岛功能对血糖进行有氧转化,完成生命体所需要的能量的吸收或者存储,使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正常运转”。 胰岛功能出现问题,达到一定程度即被诊断为糖尿病,人体自身无法进行血糖的有氧转化,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无法正常供给,而目前所有控制血糖的药物包括外源胰岛素,对血糖的作用只是无氧燃烧,不能产生人体所需的能量------能量供给不足,人自然会感觉乏力。更为严重的是,感觉乏力,只是一个信号,其实质是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处于获能不足的状态,导致功能受损,最后发展为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如果患了糖尿病,不能停留在“控制血糖”上,简单的看血糖值,一定要抓住解决糖代谢这个根本和核心,通过综合措施,恢复正常糖代谢,从而改变人体获能不足问题,达到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糖尿病病人为何会感觉乏力?根据最新的统计,中国的糖尿病人数已经超过了1亿,我国已经成为了糖尿病大国了。估计会有不少糖尿病人会感觉乏力,但是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原因,今天我来分享一下糖尿病患者感觉乏力的原因。
1.糖尿病本身可以引起全身乏力:糖尿病病人体内的糖类虽然很多,但是大都在静脉中,不能被人体利用,因为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胰岛素缺乏或者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这种情况下胰岛素发挥不了作用,糖类无法进入细胞,所以糖尿病病人缺能量;另外由于人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那人体只能使自身的脂肪和蛋白质,所以人体的肌肉会变少,也可以引起全身乏力;
2.电解质紊乱:
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而胰岛素的存在可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外液的钾离子减少,也可以引起全身乏力;
3.低血糖也可以引起全身乏力:
糖尿病病人如果使用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不当,也可以引起低血糖反应,这时候全身功能不足,也可以造成全身乏力;
4.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腔隙性脑梗死:
糖尿病可以损伤血管内皮,可造成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发生在脑血管,可使脑血管狭窄,容易出现脑梗死,也可以造成全身的乏力。
最后小结:虽然糖尿病本身可以引起全身乏力,但是出现这种情况,应去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危险性疾病。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糖尿病只能吃素食吗?
谢谢邀请:
答案肯定是不行的,我们知道人的生长发育和生命运动依赖于不断地从外界摄取一定量的食物,食物中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叫营养素。通常情况下,人们把营养素分为六大类,即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这些营养素具有各自的功能,并且相互联系,共同调节维持人体生命的活动。
如果糖尿病患者只食素,就会造成体内营养素缺乏,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有损身体的健康。所以,糖尿病患者也不能挑食、偏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比例科学的摄入种类齐全的各种营养素,只有营养素的平衡,才能使身体能够健康!
答案是否定的,糖尿病人的饮食结构中,总能量的10-15%应来自于蛋白质,相当于每天(0.8-1)克/公斤体重,总蛋白约50-70克每天,其中1/3来自于优质蛋白。优质蛋白主要来源是肉类,禽类,鱼类,蛋类,奶类和大豆,从列出来的清单看就知道,优质蛋白主要来自鱼肉蛋奶,所以糖尿病人应该在膳食结构中适当分配一部分肉蛋奶或其制品。
2型糖尿病是长期高脂高糖饮食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导致糖脂代谢障碍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的原因至少包括高脂高糖和低膳食纤维等因素,即使是纯素食,因为没有优质蛋白,容易有饥饿感,不知不觉中有可能过多摄入更多精制碳水和脂肪,同样会产生肥胖,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跟肠道菌群紊乱直接相关的慢性代谢综合症。
综上所述,糖尿病人不需要,也不能纯素饮食,因为动物来源的蛋白对维护机体健康十分重要,同时,动物来源的食材含有丰富的钙铁离子,以及其它脂溶性的营养成分,对于慢性代谢综合征的糖尿病人来说,常常会发生营养素缺乏,所以不宜在饮食中偏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十分重要。
纯素食并不能避免糖尿病的发生,也不是生病后预防并发症的办法。糖尿病人饮食的核心在于激活并保护肠道菌群中那些以膳食纤维为底物的有益菌的生长,修复肠屏障,缓解胰岛素抵抗。在饮食结构中,应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亦即动物性食品来源的食材摄入。
了解更多2型糖尿病的饮食干预知识,请按右上的+关注无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