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作为内分泌科医生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糖尿病进行血糖监测是必须做的功课,有些糖尿病患者平时不测血糖,仅在有症状时才查血糖,这是不科学的。目前常用的自我血糖监测的方法是采取指血血糖,它虽然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但完全可以作为血糖监测的指标。目前常规测的时间点有:1)餐前血糖: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2)餐后2小时血: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3)
睡前血糖: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4)夜间血糖: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5)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6)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方案:
1)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每2周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 在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1-2次5点血糖谱。复诊前一天加测一次5点血糖谱。
2)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5点血糖谱;在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1-2次5点血糖谱,每月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一次5点血糖谱。
3)未使用胰岛素治疗者的强化血糖监测方案:每周3天每天5到7点血糖监测,主要在药物调整期间使用。
其实血糖的监测没有固定的要求,主要还是根据血糖的控制、结合饮食、运动的情况来调整方案。国外更强调餐前血糖的控制,而我国更多关注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可能跟国内外的饮食结构不同有关。
我个人更倾向在饮食运动规律的情况下,如果需调整药物,应了解全天的血糖情况(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如果打胰岛素血糖波动大,最好还要了解三餐前血糖。对于血糖波动特别大,高血糖和低血糖无规律出现,可以行动态血糖监测,为我们调整药物提供依据。
糖尿病一天测定多少次血糖跟疾病状态和使用的药物有一定关系,需要区别对待。
血糖监测已成为现代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订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目前临床上血糖监测方法包括利用血糖仪进行的毛细血管血糖监测、连续监测3 d血糖的动态血糖监测(CGM)、反映2~ 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白蛋白(GA)和2~ 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等。血糖仪因其使用方便快捷,成为了自我血糖监测的首选。
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要根据病情的实际需求来决定,是监测频率应包括一天的不同时间点,主要包括: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以及夜间(凌晨3点)。对于新发的糖尿病或因急性并发症入院的患者,应尽量每天测定7个点(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出院后继续严密监测2-3天血糖,当病情平稳后,可间隔2-3天测定一次,每次2-3个点。
同时,监测时间点也和药物种类相关,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①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②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如果空腹血糖达标后,注意监测餐后血糖以优化治疗方案;③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后或餐前血糖,并根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的胰岛素剂量。使用口服降糖药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