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引起的细胞死亡太久,这是心肌灌注供需失衡的结果。有时心肌梗死表现出不典型症状,甚至无症状,只能通过心电图、心脏标志物增高或影像学检查才能发现。阿胶其中含有多种蛋白质、氨基酸、钙等营养物质,具有滋阴、补血、润肺、止血的功效的功效,可以食用。
年前体检,身体没啥大毛病,现在突发心梗猝死,到底是什么原因?
必须肯定该患者既往就患有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只是症状轻度或无症状,往往被乎视。一旦斑块液化脱落就会发生心肌梗塞而引起猝死。
既往患有冠心病,为什么体检时没有发现呢?因为体检时只做了心电图,除非在心脏病发作时心电图才能反应出来,平时多无任何变化。所以简单的凭借心电图正常与否来诊断冠心病是不可取的。
只有在运动平板试、冠脉CT、冠脉造影时才能诊断出冠心病及冠脉狭窄的程度。而常规体检不做这些特殊检查,所以认为体检没问题身体就没病了,这是一种误区。
不可否认,冠状动脉痉挛也可以引起心肌梗死。这类病人既往心脏健康,受到某种诱因造成冠状动脉脉痉挛引起的心肌梗死,但是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心肌梗死为什么会发生猝死?引起的原因有三点:
1,心脏硬裂:多见于前壁下1/3处,破入心包引起心包填塞猝死。破入胸腔,引起血胸出血性休克猝死。室间隔破裂引起急性右心衰竭死亡。乳头肌断裂,引起急性左心衰竭死亡。
2,心律失常:因心肌梗塞区累及了心脏的传导系统,起搏兴奋点无法向下传导,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心脏骤停。这是临床常见的心肌梗塞猝死的原因。
3,心原性休克:心肌梗死面积超过40%时,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造成心原性休克猝死。
心梗以后,必须放支架吗?
没有绝对的事情,但心梗的病人,做不做支架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首先,心梗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心电图ST段抬高的,这表明一个血管完全闭塞掉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急性期,当地没有做支架的条件,就考虑溶栓治疗。
有放支架条件,尤其是症状发作12小时内的患者,或者超过了12小时,但仍持续性胸痛的人,一定要做好放支架的准备。
首先要做急诊的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情况考虑是否放支架。
在发作24小时内的心梗,也考虑做造影,根据情况考虑是否放支架。
急诊做造影,如果发现狭窄不重,只是血栓比较多,我国学者发现,仅仅抗凝治疗,也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当然,这需要医生的经验。
若发作已超过3天,没有任何症状,是否需要放支架,没有太多的证据。
但如果有心力衰竭,恶性的心律失常,心电图动态变化,是有放支架的证据的。
之前没有任何症状,偶尔检查发现有陈旧的心肌梗死,也要综合评估。
还有一种心梗,叫ST不抬高的心梗,这种心梗不一定是血管完全闭塞了,是否放支架,也要看情况。
但总的情况是倾向于做支架,越严重就越要早支架。
总之,心梗是否需要放支架,还要考虑病人的情况。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徐医生,传播正确的科普知识,为您的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心梗后一定要装支架吗?
我很肯定的告诉大家: 不一定!
首先,徐医生跟大家讲一下,心梗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给心脏输送血液的血管叫“冠状动脉”,各种不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以及合并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原因,会引起冠状动脉管壁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如果这个斑块“不稳定”,容易破裂,这时,机体会启动凝血瀑布,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在破裂的斑块处聚集,形成一个大血栓,造成血管腔的严重狭窄甚至闭塞,这样就导致病人出现急性缺血,可能是心绞痛,严重的就是急性心肌梗死。
回到我们刚才讲到的“不稳定”斑块,它可以很小,没有破裂的时候不影响管腔的通畅度,也可以很大,影响到了管腔的通畅。这种斑块本身引起的管腔狭窄,就是我们临床上说的“固定狭窄”。
某些“固定狭窄”程度不重的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引起了急性心梗,造影时并没有看到严重狭窄时,是不需要支架置入的。
还有一种情况,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持续痉挛引起的,造影时发现推注硝酸甘油后痉挛解除,血管没有狭窄,也是不需要支架置入的。
此外,如果有些引起心梗的责任血管病变弥漫、复杂、钙化严重等,无法支架置入的,需寻求外科搭桥。
虽然以上情况不需支架置入,但对于大多数心梗患者,还是需要支架置入的,而且越快越好,因为心肌坏死以后是不可能再生的,需要尽早开通血管,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细胞。
时间就是心肌! 时间就是生命! 谨记“黄金”救治120分钟!
了解更多健康科普,就在“今日头条”关注心血管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