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养生

高血压能吃柿子吗?需要注意什么?

2022年06月15日 00:53:1730

感谢提问哦~

柿子是一种甜腻可口,深受许多人喜爱,而且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它还能预防心脏血管硬化,被称为有益心脏健康的水果王。

那么高血压患者到底能不能吃柿子呢?

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吃些柿子因为柿子为优良的降血压食品,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的天然保健品。

它富含果胶,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它含碘量很高,适宜缺碘患者食用

它有消炎消肿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

它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每天吃一个柿子,大概就满足了人体一天所需维生素C量的一半了哦!)

用柿子叶煎服或冲开水当茶饮,也有促进新陈代谢、降血压、止咳化痰等作用哦~

吃柿子需要注意的事1.不能带皮吃,柿子中含有的鞣酸绝大多数都是集中在柿子皮中,连皮一同吃很容易形成胃柿石

2.不能空腹吃柿子,会引起消化道梗阻

3.柿子中的单宁酸会影响铁质吸收,鞣酸能与钙、锌、镁、铁等矿物质形成不能被吸收的化合物,多吃柿子容易导致上述矿物质缺乏

4.不能与高蛋白食物(比如海鲜)同吃,蛋白质和钙容易和鞣酸形成沉淀,会刺激肠胃引起呕吐腹泻

5.不能和红薯一起吃,单宁和纤维素与红薯的发酵物发生作用,会影响胃的正常功能

6.脾胃功能不好和高血糖患者的尽量不吃柿子

7.肾功能较弱、贫血和寒性体质的人也不太能吃柿子

8.柿饼性寒,酒性大热有毒,二者不适合同食,“柿可解酒”的说法不可信

吃后记得刷牙哦,不然柿子中的物质容易伤害到牙齿~

管家祝大家身体健康!

答:高血压当然可以吃柿子了,为啥不能吃呢?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说到柿子,我脑中自然会浮现唐代诗人李益的这两句诗,也会想起家乡秋冬季节热闹狭长的街上,那连成一片金色的柿饼的小摊,或是一堆堆黄澄澄的冻柿子,熙攘的人群,满满的烟火气,很甜。

高血压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控制体重,饮食上要少油少盐少糖,不要吃加工肉类或腌制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戒烟酒、忌浓茶浓咖啡等等。柿子属于低脂肪低热量,糖分略高、高膳食纤维的食物,高血压人群是可以适量吃柿子的。

不过柿子虽然好吃,在吃的时候也需要注意:

1、柿子富含膳食纤维,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当然,如果有肠易激综合征或其他肠病的人,还是要注意少吃,避免腹泻。

2、有句话说“专挑软柿子捏”,其实原意是告诉我们要吃熟透了的柿子,怎么分辨柿子有没有熟透呢?就去捏一捏,软了的就是熟透的。因为生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在遇到胃酸时,容易形成柿石。所以,千万千万不要空腹吃青柿子或生柿子,也不要带皮吃(皮中鞣酸含量更高)。

3、因为柿子的糖分含量比较高,糖尿病人群要注意少吃或不吃。

熟透的柿子甜如蜜,秋秋愿大家柿柿如意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秋秋

国家注册营养师

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

高级育婴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衡膳学院第五期学员

冬天血压不稳定,高血压患者如何健康度过冬季?

降温后,心血门诊患者量猛增,常常到下午一点也不能下班。

最近看病的患者中,高血压人占到一半以上,其中老石给我印象最深刻。

老石56岁,今年年初发现高血压,当时血压最高的时候160/100,后来经过降压药调整和健康生活调整,血压降到了130/80,保持的不错。

可是入冬后,老石的血压不稳,有时候150/100,有时候140/80,看门诊的目的就是想调整药物。详细询问后,得知老石最近还是坚持运动,而且记得老话春捂秋冻,最近也没有加太多衣服,外出锻炼的时候,更是穿的很单薄。

我告诉老石:冬季来了,温度降低,我们的血管收缩,随之带来的就是血压升高,所以大部分人在冬季的血压都比夏天要高一些,所以我们在冬季来临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多测量血压,如果发现血压升高,一定想办法调整。外出回家后测量血压,血压肯定升高,但家里温度高,尤其暖气来了之后,室内外温差大,在家呆一会血压可能就会降低。

当然现在也不一定马上加药,因为寒冷会导致血压升高,所以老石先加衣服,穿暖和点,同时外出运动的话,如果太冷,就去室内运动,要做好热身。做好这一切,如果血压还是偏高,再考虑加药。

除了老石这种不注意保暖的情况,血压波动的原因还有好几种:

第一、比如药物选择不合适,我们为什么一直建议服用长效降压药,因为长效降压药,一天吃一次,更重要的是长效降压药逐渐释放药力,让血压更加稳定。所以我们一直推荐服用长效降压药。如果服用短效降压药,服用一次后,血压肯定不稳,药效不会维持多长时间。如果服用三次,那也不能像长效降压药那样让血压平稳。

第二、生活方式的改变,除了上面说的稳定改变血压,我们的熬夜,睡眠不好,情绪波动,身体别的部位不舒服,突然抽烟喝酒增加,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血压波动。如果是这些诱发因素导致的血压升高,先去除诱因后,看看你血压是否能够恢复平稳,如不能再考虑加药。

第三、就是稳定降低,改变了我们的血压,即使穿着厚衣服,血压依然高,那么只能调整药物,一般建议如果有条件,去找心内科医生调整,如果没有条件,老病号可以根据自己的血压情况,逐渐把自己正在服用的降压药加量,因为每个人血压标准不一样,所以没有办法具体建议用哪一种药物,没有办法建议用一片还是半片。整体建议从小剂量开始调整,如果是可以掰半的降压药可以从半片开始调整。但一定不能着急,因为长效降压药起效都慢,不可能吃一两天血压就好了,一般需要一周两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调整好!

总之,冬季血压波动是常见的事情,我们必须先多测量,一旦发现血压波动,一定先看什么原因,如果每天明确诱因,就得调整降压药。

目的只有一个,血压正常,平稳!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冬季为何频发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为何按时服药,血压还是控制的差强人意呢?那是因为天气突然变冷,或者早晚温差较大的季节,身体受冷空气刺激,易发生血管收缩及痉挛,使得血压升高。一般来说,冬天时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幅度在5—10毫米汞柱,最高甚至可以打到20毫米汞柱。另一方面,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即高压升高为主;年轻人高血压,主要是因为血管阻力较大,冬天的时候以舒张压略微上升。

如何才能让血压平稳的度过冬季呢?下面给出几个建议

l 减轻体重,适当运动,避免劳累

将BMI尽可能控制小于24kg/m2。选择慢跑、步行等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晨练应在太阳升起后进行,并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保证休息。

l 勤测血压,及时就诊。

高血压患者应养成每天测量血压的习惯,若发现血压控制不佳,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一般地说,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心力衰竭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mmhg以下。对于老年收缩期患者,收缩压控制于150mmhg以下。

l 减少钠盐摄入,戒烟限酒。

WHO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少于5g。每天进食新鲜蔬菜400~500克,多吃具有降压、降脂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番茄、山楂、香菇、洋葱等。减少脂肪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戒烟,限制饮酒,禁饮烈酒。

l 减轻精神压力

天冷血压高一些不是药物不管用,患者千万别慌张,急着换药。只要血压持续升高在20毫米汞柱以上,才必须调整用药。建议在20毫米汞柱范围以内的患者,可以咨询医生采取加量或者加药的办法,避免血压波动更大。

l 必要时补充叶酸制剂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