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身边没有一个患了高血压、糖尿病、心梗或者脑梗的熟人,就非常不正常了。开句玩笑话,如果没有这样的熟人,那得多么没朋友啊?可是,在30年前,40年前,这些疾病是很少见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任何事物的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有可能是我们已经知晓的,也有可能是我们未知的。对于这个问题,张大夫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我想是我们国家老百姓饮食结构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食物热量摄入较以前明显增高,甚至明显过量;西方饮食习惯的涌入,尤其是很多油炸食品的摄入量明显增加;而我们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却在减少。这种饮食习惯的改变,促进了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这是大家能够理解的。
第二,我们摄入热量大幅度增加,可是我们的运动量却在大幅度降低。30年前40年前,农民在田地的劳动量有多大?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即使在城市,很多朋友买菜,上班,收拾家务,且没有电脑,很多工作也需要手工劳动。因此,那个时候人们的劳动量是很大的。而现在呢,有多少朋友都是和手机、电脑做了最亲密的朋友?甚至连走路都觉得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运动(劳动)量的显著下降,促进了上述疾病的发生!
当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们国家超重和肥胖的患者越来越多,俗话说:一胖毁所有,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不仅是外貌和穿衣,超重和肥胖还促进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因此,关注我们的健康,按照更健康的方式来生活,我们一定会更健康、更长寿!
我国目前有一亿两千万糖尿病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另外,还有近一半的人口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相当于另有接近五亿人随时会变成糖尿病。我国目前有2亿多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高血压。无论糖尿病还是高血压,在过去30年中发病率都是节节攀升,越来越高。
是什么原因让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慢性病在我国肆虐?
1、饮食结构的变化
我国传统的饮食以五谷和蔬菜为基础,而目前我们的粮食越吃越细,营养物质非常容易吸收,另外,高热量的蛋白质(鸡鸭鱼肉)和脂肪越吃越多,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很快就升高了,但多数人的活动量越来越少,这些每天吃进去的热量总消耗不掉,长此以往,出现血糖升高。
改革开放以来,副食品供应越来越也丰富,食盐摄入量有增无减,反式脂肪酸大量摄入,血管动脉硬化越来越多,血压容易升高。
2、肥胖是百病之源
伴随糖尿病、高血压高发的是肥胖人群的井喷。放眼望去,从儿童到老人,胖人越来越多。“裤带越长,寿命越短”。腰围超标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主要危险的因素之一,男的腰围超过90厘米,女的超过80厘米,就得小心了。
3、体力活动严重不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门坐车、开车的人多了,上楼坐电梯的人多了,吃完饭坐沙发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学生写作业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晚上聚会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农民下地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据统计,中国人过去20年间体力活动减少了50%。长此以往,体重、腰围越来越大,体质越来越差,慢慢成为糖尿病、高血压。
4、环境污染
随着环境污染,自然环境中有很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如洗涤剂、农药、除草剂、塑料焚烧后的产物、合成树脂(双酚A)等,能够干扰人体内分泌功能,扰乱人体免疫系统,增加患病风险。
5、心理压力
生活节奏、工作、事业、学业等方面的竞争,造成人们心理压力剧增。如不能有效调节,容易导致抑郁状态甚至抑郁症,会诱发内分泌功能紊乱,或加重原有的病变。
这五座大山造成了目前以糖尿病、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在我国的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