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延期化疗,是临床常见的现象。有些病人化疗后出现了骨骼抑制、或肝肾损害等付作用,使化疗无法正常进行。尤其是疫情期间封城、封路病人无法按时就诊,耽误了化疗。这不仅对病人不利,而且也给医生带来难题。
通常化疗采用15天、21天、28天为化疗周期,来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并有效的杀伤癌细胞。如因故推迟癌细胞就会重新活跃起来,影响了疗效。尤其是作用在细胞周期的化疗药,如抗代谢类S期的药、和植物碱类作用在M期、及G0期、G1期、G2期的药,延误了治疗就等于前功尽弃。
因严重付作用不能进行化疗者,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治疗。如确不能纠正,可采靶向、免疫治疗。或用放疗、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微波消融、粒子置入等治疗。
疫情期间,肿瘤病人化疗延期也是难免的。首先要看是根治性化疗还是姑息性化疗、根治性手术加辅助性化疗。如果是是根治性化疗,疫情期最好住在医院,不要因空窗期出院被封,耽误化疗。如是姑息化疗,因病人体质较差,面对疫情和癌症的双重威胁不化疗也罢。如果病人已做根治性手术,术后辅助性化疗,既是疫情耽误十天半月后再重新化疗也不会误大事。
做好核酸检测,有的医院还是可以开展正常诊疗活动的。该手术手术,该化疗先化疗。疫情真的严重,可以先吃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