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日常养生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你认为这话对吗?

2022年05月28日 06:24:2136编辑

聊中医,论健康,我是乔绍。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不管你承不承认也不管当今的中国从医者如何攻击这都是现实。说白了现在的医院糖尿病患者在给其他糖尿病患者看病治疗,有人统计过吗?有多少高血压患者在给其余高血压患者诊断治疗?又有人统计过吗?所以这绝对是一句大实话,更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只不过这句话被保健品从业者用烂了而已。那什么是养生呢?该如何养生呢?也是没有一个保健品从业者弄得明白的学问。

健康人生就在《黄帝内经》之道。古代人具有高度智慧,对于疾病不着重于治疗,而是着重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所以这本中国古典名著很少涉及什么病怎么治,而是在讲一个‘道’,就是养生之道,如何让身体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达到身体内部的和谐和身体与自然的和谐。《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将养生调摄方法归纳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也就是说养生应做到:适应周围环境,避免外邪侵袭;锻炼身体,强壮体魄;节制饮食,注意起居,保持精气充足等等。概括起来如下:

1、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身体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的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身体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不足或者阳不足,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弱的一方增强,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行了。而我们所讲究的起居有节,作息有时,节制情欲,调节饮食均意在力求达到平衡。

2、天人合一

人是天地的产物养生要随着四季的气候变化,寒热凉暑做适当的调整,我们所说的‘春捂秋冻’就是天人合一养生观的体现。

3、身心合一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重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重心灵的修炼调养。你见过一个斤斤计较、心事重重、杂念丛生、心胸狭窄的人长寿吗?没有,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同样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所以个人观点,今天不养生明日养生就是真实的生活写照,养生极其重要。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候是周立波在表扬海派清口的时候听到的。初听觉得很顺口,然后觉得很搞笑,细想又觉得不全对。

我们公立医院医生不需要你养,我们公立医院工资都是国家拨款发的,我最希望这世界上无病无灾,一个病人都没有,我每天上班只要喝喝茶,看看新闻,给大家科普一下医学卫生常识,多轻松、多开心,我知道现实社会这是不可能的。

身体是自己的,健康也是你的,如果生病了也是你自己的。今天不养生,明天看病多花的钱也是你自己的。佛曰,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传说中的《轮回》。

那我们消化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来说,有些人已经知道自己有溃疡了,依然三餐不规律饮食,依然大量喝酒、吸烟、熬夜、不规律睡眠,持续辛辣刺激饮食、脾气大,精神状态高度紧张等不好好保养,最后结果只能溃疡反复发作,出现溃疡并发症出血、穿孔、梗阻等并发症每年来医院报到。到老了甚至出现溃疡癌变。这些病最后都发生在自己身上,去医院花的也都是自己的钱,还浪费国家医保的钱。

好好保养,身体是自己的,健康也是自己的,革命需要好的身体,革命也需要钱,钱不是拿来看病的,钱是拿来自己享受的。

钱不是拿来养医生的,况且医生确实不需要你养。

所以我觉得这句话不对。

我是消化科医生,欢迎关注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