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查过,说糖尿病人是可以吃洋葱的。现在好多事没法验证,专家的话也未必可信,那些天天在电视台讲如何养生的专家,好几个已去西天取径了,都是五十多岁就“不养生了”!
甭听一些人瞎BB。网上的东西常常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今天说苹果不能吃,明天说苹果能吃。一会说橙子含糖量高,一会说橙子是天然胰岛素可以适当多吃。有人说南瓜能吃,有人说南瓜半点都不能碰。真的是让患者无可遵循。最烦那些穿着白大褂的姑娘讲糖尿病的视频,还大言不惭的用手指一划拉,圈个有用。其实真的没有用。翻来复去的都是那几句家喻户晓的陈词滥调。洋葱如同大蒜,含糖量应该较低,安我的理解是可以适当吃点的。网络和媒体如此发达,真希望有良心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医生,对人们关心的一系列疾病,健康以及饮食与其的关联利弊作出科学正确的回答,以解很多人心中的纠结和困惑。也希望那些无知者无畏的人别再网上乱发一通,误导大家。
糖尿病病人口干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都会经历“口干”的历程,治疗糖尿病的专业医生几乎都收到过“糖尿病的患者经常口干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的咨询。
如何解决糖尿病患者口干的症状,需要“对症下药”。
第一,是不是每天饮水不足而引起的口干?有的患者不怎么喜欢喝水,要感觉到“口渴”才喝水,这样补充的水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有的患者一整天都会不喝一杯水,这样一来,人体自然会处在一个缺水的状态。所以建议:喝水的时候每次可以喝少一点,次数喝多一点,不要狂饮。如果在喝水的时候选择狂饮,这些水分不会留在体内反而是会被迅速排出体外,身体水分流失量大于吸收量,患者自然会有强烈的口干感。
第二,患者的血糖一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糖尿病的特征是“三多一少”:多喝水,多吃,多尿,体重会减轻,这些特征都是患者的血糖没有控制好。
第三,患者在服用利尿的药物,服用利尿的特征就是每天多尿,这样一来,如果患者的水分摄入不够,身体就会是一个缺水的状态,表现出来的症状之一就是口干。
因此,糖尿病患者口干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根本还是要补充水分;如果患者找准了口干的原因并且注意改进,但是还是口干症状不减,那么就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指导专家: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杂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特约回答:全科陈医生)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其中“口渴”不仅仅是疾病早期症状,也提示着血糖的波动,许多病人就诊时会问“医生,我总是口渴,喝再多水还是渴,而且不停的上厕所,这是为什么?有没有办法解决”,很多人会误解是由于喝水多了才会导致多尿,而事实恰好相反,糖尿病人口渴是因为排出去的水份多了,导致身体缺水才会引起口渴。因为当血糖升高且大于肾糖阈时,尿中就会出现大量葡萄糖,致使尿液渗透压上升,大量水份随尿液排出,就引起了身体脱水、口渴。这样解释听起来很复杂,举个例子,盐腌菜,盐水相当于糖尿病人身体里甜甜的血液,菜就像身体里的组织器官,盐水能让新鲜蔬菜脱水,同样,含糖量过高的血液也能让身体组织脱水。
糖尿病人和正常人一样,每天需要2500ml左右的水份摄入,除了正常饮水,多食用新鲜蔬菜也是补充身体水份的重要途径,而且,蔬菜除了水份外,还有身体必须的电解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此外,蔬菜内含的纤维素可以很好地避免餐后血糖迅速上升,也从另一方面缓解了口渴。另外,糖尿病人同样不能吃太咸的食物,盐与糖能同时升高血浆渗透压,使口渴更严重。除了及时补充水份,尽量减少排出也是缓解口渴的途径,比如不要用过热的水洗澡,这样会造成大量水分随汗水蒸发。
当然,除了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口渴外,还会遇见一种情况就是,明明血糖控制的非常理想,可仍感觉口渴难耐,这有可能是长期血糖波动致使的神经调节功能障碍,即身体不能向大脑传输正确的感觉。对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平时尽量严格的控制血糖,让神经功能失调发生的更晚或者不发生。
由上可知,糖尿病人口渴的根本原因还是血糖控制不佳,所以,严格糖尿病饮食,三餐规律,按时服药,增强运动是亘古不变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