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为四季养生之道,春天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由于冬天闭藏不够造成寒气侵入体内,到了春天阳气开始蠢蠢欲动,试图将体内淤积的寒气驱赶出体外,此时肝气最旺,身体会借助肝脏来将病邪排除,却因阳气的不足而无力推动寒气。尤其是老年人阳气渐弱、脏腑功能活动降低、代谢减慢形成内有虚火,外有实寒,而造成肝火的郁结,无从宣泄,容易生气发火。常常出现口苦现象,主要是因为肝火需要借助胆经向外输送,所出现的口苦现象就是胆汁上溢的一种表现,包括出现的肩膀酸痛、偏头痛、两胁胀痛及大腿外侧的疼痛。
在春天,吃什么最养生?
春天饮食养生要注意两个点。
1、顺应四时以养脏腑。
中医理论中肝属木应春季、心属火应夏季、脾属土应长夏、肺属金应秋季、肾属水应冬季。在春季生机蓬勃、阳气始发,正符合肝脏的生理特点,顺应春季的变化规律、养肝护肝正当时。
《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顺应春天,吃一些春季富含勃勃生机的新鲜蔬菜就格外重要,比如韭菜、豆芽、生菜、香菜、油菜、平菇等等。养肝护肝,也可以吃一些血制品、猪肝。饮食一定要注意清淡,可以少量调用一些醋。平时生活中注意不要生气,对人友善,多赞美少批评,外出活动感受春天的气息,也是春季养生的要点。
2、顺四时以养阴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春季服用一些有助于阳气生发的食物就格外重要,比如可以多食用葱姜、食用香菇、韭菜等,可以温助阳气,同时要注意防寒(防风寒、不要吃冷饮),避免寒邪损伤阳气。
》》关注赵一帆医生,获得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