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小满时节养生注意什么 小满时节养生重点

2023年07月14日 09:24:581

白露时节应该怎么注意养生?

今天是白露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165°时即为白露。和今年一样,白露节气,一般是从每年的9月7日前后开始,到9月22日前后结束。

古人认为:白露节气之后,“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意味着从白露节之后,天气逐渐转凉,尽管白昼阳光温暖,但太阳一下山,气温就会很快下降,出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秋季又是燥邪当令的季节,因此,风、寒、燥是白露时节的气候特点,容易出现感冒、咳嗽、口干、便秘等不适。白露节气如何养生?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谭超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春困秋乏,宜补肺气

白露节气气候由炎热变得凉爽宜人,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也就是说人的机体进入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开始恢复平衡,人的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也得到缓解,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人们的身体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即是“秋乏”。

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以适应秋乏。适当午睡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特别是老年人要午休。中午12:00~13:00,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此时应比平时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

有数据分析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睡好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之道。

另外还可以泡西洋参茶饮用。秋乏是阴液不足、阳热旺盛所致,解秋乏重在养阴润燥。西洋参有明显的抗疲劳和提神作用,还有一定的滋补、补气作用。将西洋参切片,每次5~10克用开水冲泡,有健脾利湿的作用,能为人提提神、补补气。

二、阳气收敛,宜补肾气

白露节气开始,天地阳气开始收敛,肾主收藏,这个时候,肾开始收藏阳气,准备过冬。如果肾不好,到了冬天,没有充足的气血抵御寒冷,就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耳鸣、腰腿酸软无力、尿频尿急、脱发、失眠多梦等情况。

因此,这个时节除了常规的养肺,还要要调理肾经。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谭超介绍了一个能补肾气的方法:每天睡觉之前泡泡脚,泡完脚后,坐到床上,脚心相对。脚心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这样可以连通肾经。

然后,双手尽可能大面积地握住小腿肚的肌肉稍用力向外翻,同时边做按摩。把整个小腿肚的肌肉从上翻到下,再从下翻到上,直至小腿发热。

此外,秋季补肺,也有间接的补肾作用。基于中医的整体观,“金水相生”即肺金能生肾水。慢性肺病发展下去可能不但咳还有可能出现喘,而喘的发生又与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有关。

因此,这些朋友可以服用一些润肺化痰、益气滋阴的中药,缓解燥邪伤肺带来的不适,又能间接补肾,如人参、南沙参、西洋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等。像加入了麦冬和五味子的麦味地黄丸就是金水相生的代表方剂之一。

三、“易”贴秋膘,宜常运动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到了秋天,天气转凉,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让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在秋天,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

这对于本来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薏苡仁、海带、蘑菇等。

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四、春捂秋冻,注意温差

白露不露,需防寒。古代民谚有云:“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提示白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一早一晚更添寒意。此时不宜“秋冻”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患肺疾。由于秋气主燥,燥易伤肺。如因着凉而使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

若风邪侵犯筋骨,使经络阻痹,可出现四肢痹症。所以,“白露不露”应防秋寒,尤其要注意保护好头、颈、背、腹、足这些重点部位。

秋季应及时添加衣被。白露过后,应撤掉凉席,关上窗户,换上长袖衣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避免受凉引起腹泻。尤其是病老体弱者,更要注意随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还要注意脚部的保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

科学研究证实,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因此,对于北方人来说,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更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

五、秋防肺燥,多吃“白色”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谭超提醒,秋季由热转凉,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早晚温差比较大,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秋季气候特点主要是秋燥。秋季对应的内脏为肺,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而秋季的主气为燥,燥为阳邪,最易耗伤津液,燥邪每从口鼻侵于肺,耗伤肺阴,出现肺燥,可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呼吸系统病证。

立秋防肺燥应多吃白色食物。肺和五色中的白色相对应,平日容易感冒,或是肺与支气管常不舒服、易咳嗽的人,平时肠胃脆弱但又容易胖的人、肤色不佳的人,都要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像白萝卜、白菜、菜花、银耳、甘蔗,杏仁、山药、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

还可以通过按摩操护肺。叩肺俞穴,每晚临睡前端坐椅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位置在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数十下,同时用掌从两侧背部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这种方法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此外,鼻子周围穴位丰富,如迎香穴、人中穴、四白穴、睛明穴等。可以通过按摩刺激这些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防治鼻炎、改善视力、缓解神经衰弱的作用。

小满如何养生?

这个问题,康康有经验哦!

小满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高温多雨、空气闷热潮湿是“小满”时节的气象特征。

小满时节,暑热之气与湿邪可能会侵犯人体,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

暑邪和湿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湿邪又分为两种“内湿”和“外湿”。

中医讲究顺应自然,未病先防。5月的小满,我们应该怎样防暑邪和湿邪呢?

1.慎饮食 忌热避凉

小满时节,由于热与湿的特点较为明显,因此,小满节气饮食应遵循三原则:

01: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天气炎热,热中带暑,暑中夹湿气,要常吃具有清利湿热、生津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等。

夏季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如不爱喝水,可多喝一些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饮料。

02:清心祛暑、清热解毒

闷热潮湿的天气,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易引发湿疹。

因此,饮食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尽量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鲜等。

建议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莴苣、油麦菜等,苦味菜胜在“入心经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可以清心祛暑,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03.健脾养胃,补气益阴

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食用冷饮,如果吃了过量的生冷食物,易伤害脾胃,可能会引起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情况。

因此,建议日常饮食可以喝汤、羹、汁等汤水,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同时,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

建议食用:冬瓜、白萝卜、番茄等化湿通淤、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

2.慎起居 保证午睡

夏季要防止湿邪侵袭,在居住环境上,切忌潮湿。

家中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如果室内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衣物因湿气发霉、长毛而损坏,还可能会损伤人体阳气。

不要长时间待在较冷的空调房,建议常备披肩或者外套,以保护肩颈。在空调房待一段时间后,一定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

保证足够的睡眠,这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人体要顺应夏季阳长阴消的则律,早起晚睡(但勿晚过12点),适当增加午睡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小满时节,雨水较多,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较大。因此在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入睡时建议关掉空调。

3 .慎运动 不宜剧烈

夏季心阳最旺,适合养心。

夏季炎热,不适合激烈运动,出汗过多对养心不利。建议饭后一小时再运动:散步、慢跑、游泳等很适合在夏季进行。

运动时,应注意衣物材质的选择,尽量穿一些透气性好、能吸汗的衣袜,以避免湿气郁积。

4.慎情绪 调理心绪

《素问》曰:“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我们要常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因物欲而影响心情。

夏日天气炎热,情绪容易波动,导致血压上升,要有意识地调节情绪,保持自身的免疫力,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建议可以多做些绘画、书法、下棋、种花等偏于安静的活动,以调养心境。

小满时节要从源头做到“防热防湿”哦!

小满养生文案?

小满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季节,它标志着夏天即将到来。随着气温的升高,我们需要更多的精力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因此,现在是时候开始关注我们的身体和健康了。

在小满这个季节里,我们应该注意这些养生方法:

1. 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2. 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量,多喝温水或茶,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

3. 减少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寒凉食物。

4. 多参加户外运动,享受阳光和清新的空气,但要注意防晒。

5.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充分的睡眠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保持健康和活力,在小满这个季节里充分享受生活的美好。

小满时节分蜂吗?

会分蜂。仍然处于分蜂期。

小满时节仍然是初夏,根据当地气候,蜜粉源,蜂群状况而定,一般,到了夏至开始雄蜂减少,高温天气来临,蜜蜂面临缺蜜少粉,外界条件不利于分蜂群生存,那么就不易会不发生分蜂热,或者分蜂期已过。春分开始,然后清明谷雨高峰,然后夏初立夏节气,小满,芒种,夏至也就是真正的夏暑到来,蜜蜂停止分蜂。要分也是飞逃群。或有夏至到小暑有大蜜源的地方。但是即便处女王可以培育出,能够婚飞,但是,雄蜂怕35℃以上高温。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条件,蜜粉源条件也差别大,所以以长江以南情况分析。

什么时节是辟谷养生的最佳时节?

辟谷最好的时间选择在春季与秋季进行,因为此时气温适中。冬季相对来说比较冷,禁食后能量减少,体温下降,御寒能力下降。夏季相对来说比较热,在能量减少情况下,容易中暑。但这不是绝对的,身体好的人,有辟谷经验的人,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可以辟谷。要学习呢就趁这个时节,而且上海交大新儒商长沙同源站在长沙办有辟谷养生训练营。

小满节气养生文案?

小满节气到,我的养生之道不能少,运动之后勤洗澡,气温升高莫浮躁,天气晴好要起早,锻炼身体很重要。

复制

小满节气阳气升,养阴抑火保健康。此时养生需静心,遇事冷静不发火,静心敛气益健康;多食果蔬养阴气,少吃辛辣益心脾。注意养生身体好,健康快乐精神好!

复制

小满养生很重要,养气养肺又养心,天热消暑多喝水,时令果蔬是宝物,多做运动去散步,戒烟少酒莫发愁,中午小睡一小时,晚上不要去熬夜,小满祝福送给你,凉爽一夏意满足。

小满时节可以种豆子吗?

可以,小满这天起,气温回升快,雨水增多,是种豆的最好时间。

了解小满时节小麦的特点?

小满(grain 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小满时节水稻熟了吗?

还没播种呢。

小满此时天气渐渐由暖变热,降水逐渐增多,正是水稻播种的好时节,同时,在民间也有小满吃苦菜的习俗。

目前,延边州旱田作物已经播种50%以上,水稻插秧也在小满之后全面展开。

在柳河县姜家店国信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种植基地,几台插秧机正在联合作业,一台插秧机一天可以完成40亩插秧任务。

小满要注意什么?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其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20日左右。小满节气是中国传统农民的重要节气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养生时节。以下是小满节气的养生全攻略。

1. 宜清淡饮食

小满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变得比较活跃。因此,小满节气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建议多吃蔬菜、水果、豆类、鱼类等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烧烤等刺激性食物。

2. 多喝水

小满时节气温较高,人体易出汗,容易造成身体脱水。因此,建议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3. 注意防晒

小满时节阳光强烈,紫外线较强,容易导致皮肤晒伤、皮肤干燥等问题。因此,建议外出时尽量避免在阳光直射下暴晒,可以使用防晒霜、遮阳伞等防晒措施。

4. 适当运动

小满时节气温较高,人体容易感到疲劳。因此,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5. 充足睡眠

小满时节气温较高,人体容易失眠。因此,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晚上最好在10点之前就入睡,早上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