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胰腺癌,很多人都是浑身打哆嗦,不由自主地感觉害怕。不仅是我们,就连很多医生面对胰腺癌也是束手无策。胰腺癌一直是医学上的一个难解习题,也一直是病人、家属和医生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简单认识一下胰腺癌为什么被称为“癌中之王”。
胰腺到底是什么? 1、胰腺解剖位置
胰腺恰恰就位于我们两个肾脏的前方,而长度就像一把尺子,大约10-12厘米。胰腺的前面是胃,左边是脾脏,右边是肝脏及十二指肠,后方则是肾脏、脊椎,以及通过腹腔后方的大血管。它的外形看起来像一个细长的三角椎体,可以再细分成头部、体部及尾部三个部分。
2、胰腺功能
从上面的胰腺来看,胰脏在身体当中的生理功能,可以大致分为内分泌和外分泌两大部分:
●外分泌:其一,由胰腺负责分泌消化酵和胰液,协助食物的消化及吸收;其二,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会经由胰管输送,而胰管会跟总胆管内的胆汁会合进入十二指肠,从而共同发挥消化作用。也就是说光有胆汁,没有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参与消化,很多食物是消化不了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有时候我们吃瘦肉时,很多瘦肉嚼不碎,我们肯定是直接吞下去。此时如果没了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我们的瘦肉渣子就会被原原本本的拉出来。
●内分泌:胰岛细胞负责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担负着体内调控血糖的重大责任。
综上所述,胰腺毗邻器官、血管众多,距离近,以及胰腺有着强大的生理功能,这正体现了胰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器官。其实这也是胰腺癌被称之为“癌中之王”的原因之一。
胰腺癌的症状鉴于上面的讲述,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胰腺癌会有什么症状了?其实也就是说胰腺上的肿瘤生长位置不同,它们的主要症状也是不同的。
1、黄疸
当肿瘤位于胰脏头部时,因为位置靠近总胆管跟胰管的交接处,当肿瘤持续长大,就会像堵塞水管一样,把总胆管的开口压扁或堵住,这时候,经由肝脏制造的胆汁便无法顺利排出,慢慢的往上郁积,就会造成黄疸的现象。除了造成黄疸之外,原本位于肠道内的细菌,也可能沿着总胆管一路往上跑,造成胆管发炎、胆囊炎、或是进入胰管,进而造成胰腺炎 。而胰体癌、胰尾癌因为远离胆总管,所以很少发生黄疸。
2、疼痛
当胰腺癌持续长大,可能影响到胰岛的正常功能,导致胰岛素的分泌不足,进而造成糖尿病的发生。位置部分疼痛由于胰腺的正后方有许多神经丛,如果肿瘤侵犯的程度超出了胰腺,影响到神经丛,患者便可能开始出现上腹部以及后背疼痛的症状。而且患者的疼痛有个特色,在向前弯腰的时候会比较舒缓,所以常会看到患者蜷缩着身体。胰腺癌到了晚期是非常疼痛的,很多止痛药都起不了什么作用,病人几乎是活活痛死的。
3、体重减轻和消化不良
当肿瘤变大时,可能压迫十二指肠,造成食物无法通过,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另外,患者也可能会伴随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的症状,加上胰液的分泌量减少,输送不顺,病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都会受到影响。
胰腺癌为什么被称为“癌中之王”?外科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治疗的第一选择,但能不能手术,还需要进行薄层CT进行三维重建,诊断是肿瘤侵犯大血管。其实很多患者确诊后,只有20%的病人可以拥有手术的机会,剩下的80%患者都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不能手术?
第一,肿瘤容易侵犯到重要血管:腹腔动脉和上肠系膜动脉。如上图所示,腹腔动脉一共有三个分支:
1、左胃动脉:供应胃部血流
2、脾动脉:供应脾脏血流
3、总肝动脉:血流
然而,这三条血管当中,肝总动脉是无法被牺牲的,因为一旦将总肝动脉切断,整个肝脏都得不到动脉血液供应,将会立即坏死,病人也活不了。所以,当肿瘤侵犯到腹腔动脉时,手术医师不可能把腹腔动脉跟肿瘤一并切除,病人就无法手术治疗。
而上肠系膜动脉则是负责小肠所有的动脉血液供应,相同的,一旦将上肠系膜动脉切断,小肠也会全部坏死,病人完全丧失消化吸收功能。当肿瘤侵犯了上肠系膜动脉,手术医师也不可能把上肠系膜血管和肿瘤一并切除,导致无法手术。
因为胰腺癌早期没有症状,肿瘤会无声无息的慢慢变大,当肿瘤往后方延伸时,能够手术的空间非常有限,加上诊断时常常肿瘤已经延伸到胰腺以外,侵犯到上述的血管,导致无法手术切除。就算病人能够接受手术治疗,治疗的效果常常还是不甚理想。
在手术时,肿瘤可能已经贴着腹主动脉或血管生长,即使手术的医师技术再怎么高明,也不可能把腹主动脉以及重要血管全部切除,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手术之后胰腺癌局部复发的比率相当高。
第二,病人的营养状况极差,由于食物在十二指肠中的运送可能受到肿瘤阻碍,加上肿瘤位于胰腺时,容易堵塞胆汁及胰液等消化液的输送管路,因此不论是进食的量,或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会导致病人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因而影响到后续的治疗。
此外,因为胰腺的静脉血大量的往肝脏流去,加上早期没有症状,诊断时常已是晚期,造成有些患者在诊断时,或是在开始治疗之后没有多久,很快就发生肝脏转移的问题。
第三,胰头癌的根治手术极难。胰头十二指肠切除需要切除部分胃部、空肠、十二指肠以及胰头,切除之后,还需要做三处吻合,保证人体的生命维持。可以说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虽然嘴说容易,但是就是仅仅这样一个手术,便可以代表一个医院的普外科的最高水平。
比起胃癌、肺癌,甚至是肝癌,胰腺癌确实较少被人提及,但出现的少,却在医学界名声响亮,胰腺癌有“癌中之王”或“万癌之王”之称。
我们医院曾经有一位老职工,年轻的时候就因为胰腺炎住过两次院,也就在前面又因为急性胰腺炎住过1次院,平时由于工作任务重,经常熬夜加班,吃饭休息一直不规律,有时候没赶上饭点,还喜欢买一些烧烤来吃。
就在去年,我院组织的一次体检中,医生建议有胰腺炎病史建议做一个胰腺癌的筛查,结果真发现在他的胰腺有一个0.7cm的不明物,最后经过穿刺活检,被确诊为胰腺癌。由于发现得早,在我院做了规范的手术治疗,化疗后,目前术后恢复得还是非常好的。
但目前我遇到的幸运的人只是他一个,有很多患者,基本上确诊后不到半年就走了。
胰腺癌有癌中之“王”的说法,绝不是有人说说而已第一,胰腺在我们平时的正常体检中,基本上查不到,很难发现胰腺部位有癌变,必须去医院做专门的胰腺癌筛查检查,才有可能发现。
大家可以看我们人体胰腺的位置(如下图),非常隐匿。
可见胰腺是一个狭长的腺体位于腹上区,是人体腹膜后位器官,位置非常深,被胃和横截层所遮盖。一般的B超检查基本上探查不到早期直径较小的胰腺肿瘤,早期胰腺癌最为有效的检查手段是做PET-CT,但其费用高昂,在常规体检工作或者对于一般的人基本上都做起。
第二,提到癌症可不可怕,肯定要涉及到它的五年生存率,像我们说肺癌、胃癌,哪怕是晚期,也至少有10%—20%的五年生存率,但胰腺癌不一样,一旦到了晚期,甚至还不足5%。因为胰腺癌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确诊后自然病程就是只需要3-6个月。所以,大家平时如果突然听说某个人前两个月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就没了,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得了胰腺癌。
第三,早期胰腺癌不仅症状不明显,而且还很隐匿,有症状也是上腹部不适、腰背部痛、消化不良以及腹泻等,这往往让很多人以为只是简单的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
第四,病因不明,也是胰腺癌的恐怖之处,大家不仅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癌变的,还不知道它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癌变的,而且临床上发现胰腺癌还有家族聚集性,家里有发生胰腺癌病史的人,其发生胰腺癌的风险会提高很多。
所以,关于胰腺癌的治疗,肯定是预防大于疗效。
那么,哪些人容易容易得胰腺癌?40岁以上长期有不明原因上腹部隐痛不适伴腰背痛的,但同时做胃肠镜镜已经排除胃胆道以及肠道疾病的;长期患有慢性胰腺炎的,尤其是反复发作的;患有2型糖尿病,10年以上病史的;老年了,才开始得糖尿病的;肥胖还长期吸烟喝酒的;有胰腺癌、遗传性胰腺炎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病家族史的胰腺癌的防治,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重点排查急性胰腺炎,尤其是出现急性腹痛,还伴有以下特征时
之前就有胆囊或胆管结石病史;
患有高甘油三脂血症;
以前就发生过急性胰腺炎;
暴饮暴食或者夜宵后出现上腹痛;
大量饮酒后出现上腹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