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分为脑血栓和脑出血两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特点,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在冬季,三高人群非常危险。因为现在进入冬季,气温降低,人体血管开始收缩甚至痉挛,造成血压上升,心脏负荷随之增加,导致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几率加大。
而我国脑中风发病率之所以世界第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另一个原因就是发病年轻化,因为年轻人精神压力大、熬夜、加班、工作紧张、生活习惯不好等等,久而久之也很容易出现脑中风。
其实,中风患者度过急性期病情稳定以后,除了药物治疗外,对于偏瘫、说不了话、咽不成饭这些问题,光靠打针吃药是解决不了的,只有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缩短病程,早日回归家庭,部分功能较好的甚至可以重返工作岗位。
中风后康复治疗一定要早期介入,早期康复有利于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有效预防或减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骨质疏松、压疮等并发症,可缩短住院时间。
早期介入要早到什么时间呢?如果太早了,患者病情还不稳定,太晚了又容易耽误治疗,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一个合适的介入时机。
第1,根据出院时医生提供的康复方案,家属要协助患者继续锻炼,在进行站立或行走练习时尽量站在患者的患侧,以防跌倒,避免用力拉患者的患侧手和上肢,这样很容易导致肩关节半脱位。还要定期回医院复诊,了解练习方案是否需要调整。
第2,很多患者中风后会出现抑郁和情绪不稳定,除了患者本身要调整心态,克服焦急情绪外,家属也要多体谅患者,积极开导、安慰、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及训练中避免使用负面词语,比如“你怎么这么笨,就这一个动作,还学不会”,这类的话不要说,尽量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重建积极的人生观。
第3,家属也不要万事包办,让患者尽可能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患者经过训练后是可以独立完成穿衣、进食、洗漱等日常动作的,但由于动作较慢,或者家属出于照顾患者的“好心”而全部代劳,这种“照顾”是要不得的。
第4,如果是卧床的患者,家属要加强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大小便护理,防止出现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第5,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最后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避免使用热水袋给患者保暖,因为大多数患者感觉迟钝,使用热水袋容易烫伤,而且烫伤了也感觉不到,给后续的护理及治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中风康复治疗的内容有哪些
实践证明,许多中风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可以生活自理,甚至恢复工作能力。中风患者康复内容有:
(1)各种理疗:包括电疗、光疗、水疗、蜡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电针疗法、超声疗法、穴位磁疗、中西药直流电导人疗法等。
(2)作业疗法:包括衣一、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基础动作、职业劳动动作及工艺劳动动作训练等。目的是让患者逐渐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种种需要。
(3)医疗体育:是康复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有现代医疗体操及中医传统体疗,如气功、按摩等。
(4)语言训练:对失语患者施行语言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说话能力。
(5)心理康复: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智力状况,运用心理疗法促使患者的心理康复。
(6)娱乐康复工程:娱乐不但有助于身体功能的改善,还可振奋患者的精神和情绪,避然产生孤独寂寞感。方式有听音乐、练习乐器、缝纫、绘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