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分季节。“冬令进补”向来为人们熟悉,而“夏季进补”。有人心存疑虑。其实,只要方法得当,夏季进补也很必要。中医认为夏季人体汗出太过则伤阳,津失太多则伤阴,加之昼长夜短,睡眠相对不足,人体易出现“虚证”表现。进补有药补和食补两种。根据中医养生原则,夏季可吃一些鸭鹅类性寒食品,气阴虚者,可适当用甘寒益阴之品;阳虚者可选用牛羊肉等温中益气。下面推荐两款药膳,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而制成的具有食疗作用的美味佳肴。
一、 沙参老鸭汤
沙参,又名白参知母、羊乳,气味微苦性寒无毒,主治血积气,除热补中益肺气,疗胃脾心腹痛,结热邪气。鸭又名凫,气味甘“大寒无毒”,主治“气虚寒热水肿”。主料,老鸭1只,沙参50克,老鸭剁块,飞水,油锅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将浸泡好的沙参,入净布包起,同老鸭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软,加入调料上桌即可食之。功效:补中安脏,消瘀镇惊,清火解热。
二、 十全大补汤
党参、灸黄芪、炒白术、酒白芍、茯苓各10克,肉桂3克,熟地、当归各15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猪肚250克,猪肘250克,生姜30克,葱、黄酒、花椒、食盐、味精适量。1、以上中药入洁布袋内,扎口备用。2、猪肘、猪肚和中药袋同时入铝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葱、姜、花椒、料酒、食盐、置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煨炖,待猪肚酥烂时改刀入汤中,捞取药物不用。3、服用时将汤和猪肚装入碗中,早晚各吃一碗,伤风感冒者忌服。
不出汗说明你的排毒系统不通畅。身体代谢慢。体质偏弱,建议你食补同时每天做做运动。
夏季五型人该如何饮食养生?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五行学说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将人分为五型人,分别为: 金型人、木型人、水型人、火型人、土型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五型人夏季该如何饮食。
1、金型人:猪肝有润肺补肝的功效
体质特点: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
生活调养:忌发怒,保持心态平和,以防引动肝火,灼伤肺气。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避免出大汗损伤阳气。
饮食调养:多吃清心润肺之品,如银耳、黑木耳、枇杷、百合等。
药膳可选择“双耳炒肝腰”:银耳20克,黑木耳20 克,猪肝50克,猪腰50克,绍酒6克,盐3克,味精3克,葱10克,姜3克,生粉20克,素油35克。将银耳、黑木耳用温水泡发2小时,去蒂头、杂质, 撕成瓣状;猪肝洗净,切成薄片;猪腰洗净,切成两半,去白色臊腺,切成腰花,用生粉、盐、味精抓匀,挂上浆;姜切片,葱切段。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 油,烧六成热时,加入姜、葱爆香,随即下入猪肝、猪腰、绍酒、银耳、黑木耳、盐、味精,炒熟即成。有润肺补肝的功效。
2、木型人:多吃清热养阴生津食物
体质特点:肤色苍白,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
起居调养:宜早睡早起,忌动心火,情绪应乐观。
饮食调养:应多吃可清热养阴生津的食物,如枇杷、香瓜、白芍、木耳、银耳等。
药膳选择“芍药粥”:白芍20克,粳米100克,大枣15枚,麦芽糖适量。先以白芍、大枣加水适量,小火煎汁,取出药渣,加水,并放入粳米,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成稀粥。食用时可加入麦芽糖适量,有滋阴柔肝的功效。
3、水型人:玉米大枣养胃祛湿
体质特点:体形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肤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
生活调养:睡好子午觉,顺养脏气。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脾气暴躁,以防肝郁克脾。避免运动后饮冷饮,损伤脾胃。
饮食调养:多吃健脾祛湿、养胃之品,如玉米、黑豆、胡萝卜、淮山等。
药膳可选择“玉米大枣黑豆粥”:玉米1根(约150克),大枣30克,黑豆30克,胡萝卜90克,粳米200克。将玉米、胡萝卜洗净,玉米切段,胡萝卜切块,与洗净的大枣、黑豆以及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成粥。有健脾养肝、清热利湿的功效。
4、火型人:番茄荸荠可清热益气通便
体质特点: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性情急。
起居调养:睡好午觉,老人应避免大强度运动,多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调整阴阳气血。
饮食调养:增酸减苦,调养胃气,多吃番茄、香瓜、荸荠、生地、百合、柏子仁等。
药膳可选择“番茄荸荠饮”:荸荠200克,番茄200克,白糖30克。将荸荠洗净,去皮,切碎,绞取汁液;番茄洗净,切碎,绞取汁液。将合并番茄、荸荠的汁液,加入白糖搅匀即成。有清热利湿、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通便的功效。
5、土型人:淮山白术健脾益肝补肾
体质特点: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
生活调养:顺四时而养,早睡早起。
饮食调养:多吃健脾、益肝补肾之品,如猪瘦肉、鱼、淮山、白术、砂仁、木瓜等。
药膳可选择“砂仁豆芽瘦肉汤”:黄豆芽100克,砂仁6克,猪瘦肉5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鸡蛋1个,生粉20克,素油30克,酱油10克。将砂仁去壳,研成细粉;黄豆芽去须根;姜切片,葱切段。将猪瘦肉洗净,切4厘米长、2厘米宽的薄片,放入碗内,打入鸡蛋,加入生粉、酱油、盐、砂仁粉,加少量清水,令其挂浆,待用。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注入清水800毫升,用武火烧沸,放入黄豆芽,先用文火煮20分钟,再用武火烧沸,加入猪瘦肉,煮熟即成。有清热解毒、行气化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