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腹泻怎么办?

2022年07月27日 14:12:3715

腹泻又称“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古人将大便溏薄稀软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两者又多并见,故合称泄泻。

中医认为泄泻的根源在于脾、胃。胃为“水谷之海”,主要功能是接收受纳饮食,并将饮食水谷进行腐熟,初步吸收。

胃喜湿润但讨厌过分水湿,胃气以降为和,下行才通畅。脾为“生化之源”,是一切机体能量的来源,主要工作是运化水谷精微,也就是消化、吸收、运输水谷。脾喜干燥而厌恶潮湿,脾以升为顺,上行才通顺。脾胃的收纳运转、升降功能协调,则消化吸收、传送正常,饮食水谷中的精微部分才可以转化生成为气血能量,营养全身,饮食水谷中的糟粕才能正常排泄。

一旦因内伤饮食、外受寒湿,以致传导功能失调;或因季节感受湿热,引起脾胃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引起急性腹泻。如果因脾肾不足,运化失常造成腹泻,则为慢性腹泻。

此外,腹泻还可以根据有无感染,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多为急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多为慢性腹泻。治疗腹泻,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

尺泽穴刺血:对付急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

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擅长治疗相表里的大肠腑病。古人认为,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胃气以降为顺,当外邪导致肺气不宣、胃气不降时,易发泄泻。

取尺泽穴时,手臂上举,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在尺泽处放血,对治疗呕吐、泄泻有很好的效果。

尺泽快速取穴:手臂上举,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神阙穴艾灸:赶走慢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发生的原因一般与饮食不当,如吃得太多、太油、太冷等有关。此外,受凉、受热等不良刺激,吃了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等,也可能导致。

一般来说,非感染性腹泻可以自愈,不用药物治疗也可以。但等待腹泻自愈,是一个很慢也很难受的过程,很少有人能做到不吃药。其实可以从脾肾不足入手,艾灸我们的肚脐眼——神厥穴。

经络穴位养生小妙招-腹泻-神阙艾灸

神厥穴又名脐中,即肚脐,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也是人体的长寿大穴。人们通过养护,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等有独特疗效。

治疗非感染性腹泻,可艾灸神阙。大家可以采用隔姜灸,即在脐上加硬币大小、约一厘米厚度的生姜片(上面用针扎若干针眼儿,以帮助热力渗透),再在姜上加灸,可借助生姜温中散寒入脾胃的特性,加强温补脾阳的作用。

如遇脾肾阳虚的五更泻(即每日清晨定时腹泻),则可在脐中撒满粗盐粒,称为隔盐灸,因为盐味咸入肾,可借盐性加强温补肾阳的功效。

神阙快速取穴:在肚脐中央。

腹泻要到医院就诊,医生就会结合病人的诊断的情况,要是有感染会用一些抗菌素,其他的会用一些微生态类的药物,或者保护胃肠黏膜的,病人腹泻的次数增多,会给他补液,用口服或者静脉输液的办法,给他治疗。

大便总是稀还不成形,一天要去两三次厕所,是怎么回事?

我以前给按摩服务过的一个患者就有你这个情况,(纯手工码字,绝对良心回答,喜欢进一步探讨记得加关注哦)

要是能排除近期胃肠炎的情况,那么多半是因为脾虚胃寒有湿气造成的,

从大便的形态大致可以判断一下,

1.如果溏便还粘马桶不好往下冲,那说明近期湿气很重,也许是你熬夜多了,也许是淋雨没有及时换干燥衣服,也许是你洗头发没吹干就睡觉或者出门。这个情况重点是排湿气(我以后的文章会专门写这个排湿气保管用的绝招)!

2.如果大便不成形,但是不粘马桶,那多半是因为胃寒,最近一定要给胃腹部做好保暖工作,或者是增加衣服,或者是每天早上喝一些姜汤!而且记住最近不要吃水果,特别是寒性大的水果比如香蕉等。

3.如果是大便不成形,而且有杂质样,明显没有消化完全的残渣,说明你有脾虚的问题,关于脾虚的问题我以后的文章中也会写到的。

4.其他情况,建议尽早去医院做个便检,或者根据医生要求做相关检查!

最后祝你快乐健康!

大便总是稀,不成形,一天要去两三次厕所,是怎么回事?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长期大便不成形,便溏,而且大便次数增多,因为稍微进食油腻的食物或者饮食稍多,就会发生泄泻,大便里可能还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而溏时而泻,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

这些症状其实就是因为脾虚引起的,是由于长期饮食失调,或者疲劳过度,或者久病不愈,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而出现腹泻。

如果大便还伴有粘稠,不容易冲掉,观察舌头会有齿痕,那么这都是湿气比较重的表现。如果你分辨不出大便的形态,可以看马桶,马桶是否是总是冲不干净,如果是,则证明有湿气。

那么针对脾虚泄泻便溏的这样情况,我们该如何调理呢?所以患者在选药的时候就要选择那些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作用的药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药就是参苓白术丸。

参苓白术丸药性比较平和,温而不燥,是健脾化湿的很著名很常用的中成药。

是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米,砂仁,桔梗,甘草10味药物组成。人参,白术性味甘温,可以补脾益气,利水燥湿,山药,白扁豆,莲子既可以健脾益气,又可以止泻,茯苓,薏米可以渗湿健脾,和燥湿的白术共同起到健脾祛湿止泻的作用。砂仁具有理气化湿,和胃止呕的功效,可以使全方补而不滞,又可以畅达被湿浊遏制的气机。

那么对于由脾虚所致的肠鸣腹泻,食少便溏,肢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等症状都可以服用这个药,效果很好。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分享养脾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