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本人从业于中医,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内循环障碍是肝炎形成的一个中间环节,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日常接诊中,分为急性期病毒性肝炎,症状以发热恶寒,口苦厌食,见油腻食品恶心欲呕,小便黄赤,全身皮肤黄及巩膜黄染,舌苔黄厚腻为主症,一般抽血查肝功能出现谷丙转氨酶急剧增高,在临床应用中我釆用虎杖四黄汤(虎杖30克,溪黄草30克,田基黄30克,黄芩12克,大黄15克)为主药对急性肝炎进行了调理,治疗收效还不错。在急性乙型肝炎失治,使湿热邪毒滞留,肝郁血瘀,即转入慢性乙型肝炎,名医姜春华说:慢性肝炎的主要原因在于血瘀,所以对慢性乙型肝炎应从活血化瘀入手,结合理气清热去湿,主推肝复康汤(虎杖20克,黄芪25克,丹参15克,白芍15克,柴胡12克,枳壳10克,桃仁12克,溪黄草20克,北沙参20克,泽泻12克,甘草8克,生地18克)。
乙肝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病患者占整个世界一半的人数。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着大约有1.2个亿,另外包含丙肝、甲肝、戊肝、药物性肝炎、脂肪肝等等。
自上世纪发现并治疗乙肝以来,治疗乙肝的药物和方法越来越多,总的来说就是用抗病毒药物和护肝药物进行治疗,治疗乙肝的药物分为中药和西药。
西药从最早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发展到了现在的替诺福韦
中药则对于肝功能恢复也有很大的作用。
肝病的治疗越来越趋于成熟,所以我们不要惧怕乙肝!
好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关注李平医生,健康路上有我陪伴!
感染了乙肝病毒,肝功能正常,也没有感到明显不适,可以置之不理吗?
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同时检测乙肝病毒DNA也是低于检测下限,这种情况属于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又叫非活动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和普通人的差异,只是身体里多了乙肝病毒,其他基本都是一样的。
这种状态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然,也不影响入职,除特殊行业外,比如参军和部队系统正式入职,以及一些特定职业的入学和就职。
在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这种状况不需要每天惦记着并自怨自艾。但是,对乙肝病毒感染者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受外界的影响也是不可能的。有时候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歧视的政策,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是不要过于在意,毕竟社会就是这个样子,无法改变,只能考虑改变自己的心态。
完全置之不理,肯定是不行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要注意休息,不太建议从事剧烈运动或者需要良好体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和其他人一样,也不建议熬夜、酗酒、抽烟,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即便是对普通人来说也是要避免的,更何况乙肝病毒感染者。
其次,要注意定期复查。检查的项目包括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肝肾功能、B超等等。这些检查每隔3到6个月检测一次都可以了,具体的检查间隔时间,根据上一次的检查结果来定。如果每一次都是正常的,每隔一年检查一次也未尝不可。
最后,谈一谈传染的问题。如果患者的乙肝病毒DNA低于检测下限,这种情况的传染性是很低的;如果病毒量高,考虑到乙肝主要是由血液、性生活和母婴传播,普通的生物接触没有必要担心会传染给别人。但是,家人最好都去查一下乙肝两对半,没有抗体的去注射乙肝疫苗就可以了。
欢迎评论、私信、点赞、转发!
想了解更多有趣而温暖的肝病和感染科医学知识,请关注@龙大夫的肝病课堂!
首先我们要了解乙型肝炎是个什么样的病,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疾病。乙型肝炎可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两大类。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发病初期有转氨酶高,以及黄疸等表现,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乙肝病毒可以被彻底清除;而慢性乙型肝炎很难彻底根除病毒,患者病程往往在半年以上,肝功能持续或反复的出现异常。
至于你说的转氨酶正常并不能代表没有乙肝病毒感染。转氨酶可以敏感地检测出肝功能波动,因而乙肝患者的转氨酶常偏高。但乙肝转氨酶的高低是不能全面反应肝功能的,因为肝细胞里面的成分很多,转氨酶仅仅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乙肝现在并没有完全根治的方法,只能说由阳性转阴性,遵循着三分药治,七分调理,需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意志,精神愉快,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除黄疸或转氨酶显著升高需要卧床休息外,应适量活动,动静结合。一旦发现有可能感染乙肝,应该立马采取措施,及时到医院去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如果发现乙肝抗体不足,也应该及时到医院注射,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治疗乙肝的用药原则是:用药不宜过多过杂 很多药物经过肝脏解毒,用药过多过杂增加肝脏负担,对肝病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