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没有用胰岛素和降血药的情况下,治疗就和治小感冒一样容易。但俱体的理论治法崭不公开。
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影响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重则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做好并发症预防极为重要,并发症预防不仅限于用药物控制,还要结合日常的护理工作,高效的护理能有效的控制病情。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慢性长期的疾病,患者需要长期和病魔做抗争,“治未病”最早是《黄帝内经》提出的,中医治未病理念主要是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在疾病未发生病变之前做出预防。中医治未病理念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已经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还欠缺理想的防治药物,一般以控制血糖与血压以及饮食干预的西医治疗为主。祖国医学将糖尿病肾病归为消渴”、“虚劳”、“水肿”等范畴,其形成与发展正是在消渴病的病程迁延的基础上而来的。与此同时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并发的疾病也较多,这极为恶劣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其生活质量。通过中医治未病理念护理干预来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并发症是值得采取的。
护理方法:
1.先宣传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糖尿病知识宣教,强调积极早期治疗与控制病情的重要性,生活方式指导。干预组在其基础上接受中医治未病理念护理干预,首先向患者介绍“治未病”的理念,以提高其配合度,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康复调理”。
未病先防:告知患者糖尿病肾病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如褥疮、神经源性膀胱以及糖尿病足等,强调积极预防这些并发症的重要性,以减轻继发性伤害,让患者知道长时间血糖高水平的危害,要坚持定时监测血糖水平,并积极接受正规的治疗,否则极有可能会导致眼、心血管、神经等其他系统的继发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
2.既病防变:及时处理已出现的病变最大化减轻继发性伤害,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让患者了解到患上糖尿病后需终身接受治疗,所以既病防变显得十分关键,日常生活中注重养生,多吃五谷杂粮与蔬菜水果,定量补充肉食等营养,进餐定时定量,尽量远离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积极参加适宜自身情况的锻炼,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保持乐观、愉悦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以及突然刺激。
3.康复调理:告知患者需要做到长期的自我保健、疾病防治,尽可能使疾病的治疗效果长时间一直巩固下去,定期进行复查,坚持治疗,同时坚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喝酒吗?想要喝酒该怎么办才好?
先说答案:饮酒不是糖尿病的绝对禁忌,到底能不能喝,到底该怎么喝?我们还是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严重程度不同,饮酒量的大小不同,饮酒对于不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说糖尿病患者一定坚决不能喝酒,或者喝多少酒才合适,关于糖尿病与饮酒之间的关系,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糖尿病与饮酒之间的关系在说糖尿病人饮酒的危害和注意事项前,我们先来看看糖尿病和喝酒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并没有特别准确的相关研究来证明,但大多数的研究结果都表明,饮酒与糖尿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呈“U型”或“J型”。U型的关系是指少量饮酒的人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最低,而不饮酒的人比少量饮酒的人群,糖尿病发生率略高,但随着饮酒量的增加,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几率最高;而J型关系,则是指随着饮酒量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也越来越高。
这样的研究结论并不能说明饮酒有预防糖尿病的作用,重点还是提示长期大量饮酒,会造成身体出现胰岛素抵抗,产生糖尿病的发病几率增加。
长期大量饮酒之所以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与长期的酒精摄入会对肝脏健康、肠道健康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有密切关系,除了酒精的直接刺激和影响以外,饮酒时摄入过多的高脂高糖饮食,长期吃的过多能量过剩等,也都是逐渐导致身体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如果想要降低产生糖尿病的风险,对于经常“喝大酒”的朋友们,还是要注意有所控制,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病史或已经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或空腹血糖受损的朋友,就更要在饮酒方面多多注意。
过量饮酒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如果您是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那么在饮酒方面就更要多加注意了。
饮酒对于糖尿病人的健康危害并不是单方面的。对于胰岛细胞功能尚未丧失的糖尿病患者,酒精的摄入会刺激胰岛素的过度分泌,导致血糖降低,在饮酒过快,或空腹饮酒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就会特别高。低血糖会引起心跳加快、乏力,头晕,四肢震颤,冷汗等不适症状,严重的低血糖还可能导致休克或诱发心脑血管重大疾病的发生,因此,同样值得格外注意。而饮酒带来的低血糖风险,也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
大家都知道高血糖会伤害心脑血管的健康,而大量饮酒同样也是伤害动脉血管健康,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如果一方面有糖尿病问题,一方面又长期大量饮酒,这两种风险因素就会叠加起来,加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而大量的饮酒,还有可能成为诱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的诱因,这种叠加危害和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糖尿病人过量饮酒,还有一个方面的危害经常被大家忽视,那就是造成出血风险的加大。有些朋友因为过量饮酒伤了肠胃,甚至是有胃溃疡等问题,消化道出血风险很大,而糖尿病如果血糖得不到有效地控制,也会加大身体的出血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饮酒与高血糖两个因素共同影响,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就会进一步加大。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服药控制血糖,甚至还有其他的疾病同样需要服药,而过量饮酒,可能会影响药物在肝脏的代谢过程,造成药物药效受到影响,或不良反应风险进一步加大,这种大量饮酒带来的用药安全性风险,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饮酒前面说了那么多糖尿病人饮酒的危害性,但到底喝还是不喝,这还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问题,也完全在于个人的选择,选择少喝还是多喝,同样也是个人的选择,做出怎么的选择,就意味着我们可能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因此,到底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还是只图一时之快,还是要看我们自己是如何选择的。
话不多说,还是来谈一下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饮酒的事儿吧。
糖尿病人能不能喝酒,首先还是要进行风险的评估。如果是轻度的糖尿病患者,身体的血糖调节功能还不错,胰岛细胞功能也还不错,血糖升高幅度也不大的情况下,在调理控制好血糖水平的前提下,偶尔喝点酒,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也不会带来太多的健康危害和风险。
但如果是一些本身就风险较高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有相关并发症已经不适合饮酒情况的,还非得坚持喝酒,那可能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就会大很多,有以下情形的糖尿病患者,建议一定要尽量戒酒——
血糖升高严重,比如超过16.2mmol/L的情况,或血糖不稳定,血糖波动风险大的情况,不要饮酒。糖尿病病程长,低血糖风险高的糖尿病患者,应当尽量考虑戒酒。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比如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肾功能受损严重的情况,应尽量戒酒。糖尿病患者有高危出血风险,特别是消化道出血风险的,应严格禁酒。糖尿病合并肝脏疾病的朋友,应当尽量戒酒。
除了注意相关禁忌的情况以外,对于糖尿病患者合理饮酒来说,也要注意明确自己的酒量,尽量不要过量饮酒,能够浅尝辄止最好,千万不要喝到酩酊大醉。不管是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还是控制糖尿病的发展,还是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这个酒都是应该有所限制的,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还是那句话,能不喝最好,即使要喝也要限量。
控制适量饮酒是减少喝酒危害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关键,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注意饮酒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比如饮酒前先吃点东西,有助于减少低血糖风险,饮酒时要控制速度,尽量不要喝得太快,饮酒过程中,尽量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饮酒时注意适量的同时为身体补水等方面,都是减少糖尿病人饮酒风险,健康合理饮酒的重要方面,同样也要多加注意。
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喝酒吗?
题主一定是一个,想喝点酒,又害怕血糖上升的人,这也是很多喜欢喝酒人的共同心声。
其实,糖尿病患者也不是绝对不能喝酒,只是喝酒,酒中的乙醇会抑制糖异生,尤其是空腹饮酒,使血乳酸和酮体升高。对控制血糖非常不利,所以建议大家,能不喝就不喝,如果是到了非不得已的时候,也要少量。
喝酒对健康无益不说疾病患者,即便是正常人来说,喝酒对健康无任何益处,这也是世界权威期刊已证实的最新事实。喝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益处,适量饮酒有益的说法,根本不存在。为什么在这儿给大家要提到最新说法呢?因为这要对您所说的科学饮酒就会起到反驳,因为饮酒对健康没有任何益处,也就不存在科学饮酒一说了。
在实际生活当中,糖尿病患者还是不建议喝酒,当然了,如果真的推脱不开,或者实在想喝了,就要掌握好量,具体对健康的危害程度还要取决于你喝的量。
第一、最好酒精摄入量控制在10克以下
第二、相当于一罐啤酒或是1小杯红酒
第三、白酒就尽量不要喝了
总之,在酒桌上,能控制住饮酒量的人少之又少了,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能活的更长久些,还是尽量不要喝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