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糖尿病人营养到不了细胞里怎么办?

2022年07月21日 12:11:3417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这还真是一个有糖尿病的人需要了解的问题,有糖尿病的人体重下降、消瘦就与此确实有直接的关系。那么,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呢?

众所周知,人每天都要吃饭,就是要从食物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供机体利用,血糖实际上就是从食物中吸收的葡萄糖,它是供给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能量物质,但它不能直接进入细胞中被利用,必须通过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作为运载工具运送进去。

这就给糖尿病的发生带来的机会,可想而知如果胰岛细胞分泌不出足够的胰岛素,血糖不能被运送进细胞,不仅血糖会升高,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也无法进行,人就会生病。所以,有糖尿病的人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确保细胞能获得足够的血糖供应,仅仅关注血糖是否控制下来并不是最合理的治疗。

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要注重促进体内胰岛素最大化地利用,比如多做运动就有这样的作用;比如服用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降糖药,可以增加胰岛素数量给细胞运送进更多的血糖;比如注射胰岛素就是为了弥补体内胰岛素的不足等等。

如果细胞利用血糖的这个过程不能得到改善,细胞为了获取足够的能量,就不得不通过分解脂肪与蛋白质来供能,而人体的脂肪主要存在于皮下,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肌肉中,脂肪和蛋白质分解过多就会出现体重下降、肌肉萎缩。因此,有糖尿病的人发生体重下降、消瘦时,表明自身体内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有了更严重的下降,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常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弥补不足。

这也就是有糖尿病的人在采用注射胰岛素治疗后,体重会逐渐回升的原因。但胰岛素的注意量要恰当不能过多,因为胰岛素在促进血糖利用的同时,还会把多余的血糖转化成脂肪贮存在内脏及皮下,所以注射胰岛素的人如果掌握不好注射量,又可能发生肚子大的向心性肥胖。

综上所述,有糖尿病的人合理地控制饮食,安排好各种营养素的配比,不会造成营养摄入不足,也不会造成营养进不了细胞。只有确保体内有恰当数量的胰岛素,才能既保证细胞有充分的营养供给和利用,同时又把血糖控制在目标水平。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为什么得了糖尿病会日渐消瘦?

糖尿病患者,最明显的是“三多一少”,一少指的是逐渐消瘦。

糖尿病患者最缺的不是胰岛素,而是糖,糖进入肠胃以后不能进入肝脏完成代谢,进入细胞为人体提供能量,只能留在血液里,人们采取运动,降糖药等方式排出,达到血糖的平稳。糖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所以饭量大的人,一般力气大,由于糖被排出,所以人就会感到无力,同时人需要消耗能量维持身体运转,哪怕是什么都不做,就是喘气也会消耗能量,没有糖,只能用体内储存的蛋白质,蛋白质越来越少,人就会越来越瘦。

消瘦只是表面现象,更严重的还在后边,如先使用肾脏的蛋白质,肾脏就会出现问题,肾衰竭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没有蛋白质,有点伤口很难愈合,所以烂足很常见。

糖尿病患者的血是甜的吗?能参加献血吗?

诊断为糖尿病有以下三个指标:

1.是如果你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合并有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所谓随机血糖就是跟进餐无关,一天任何一个时候的,任意一个时间点的血糖。

2.如果大于等于11.1了,就可以诊断糖尿病了,或者是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空腹血糖水平大于等于7.0了。

3.就是做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实验,如果OGTT实验,两个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了,这三个指标都是可以单独对糖尿病进行诊断的,如果有症状一次超标就可以诊断了,如果没有糖尿病的典型的临床症状,需要择日再去进行复查血糖,如果两次异常就可以诊断糖尿病了。

您的提问说糖尿病的血是甜的吗?我觉得这种血糖浓度应该不会使人感觉到有甜味,但是如果空腹血糖超过20的话,糖尿病人的尿液可能会有甜味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分的吸收不太好,所以才会在尿液里有甜味。

糖尿病患者不建议献血。献血本身是一种有创的,使体内的血转移到体外,创口很容易对虚弱的糖尿病患者造成感染。如果血糖不稳定的前提,针眼会出现感染,甚至出现其他疾病,而且伤口也比较难以愈合。另外,作为糖尿病患者,通过营养摄入无法满足体内的需求,很多患者伴有营养不良,甚至出现红、白细胞的减少,这种情况,献血的方式会加剧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会引起严重的贫血,所以不建议糖尿病患者进行献血。即使血糖稳定,出于自身的安全考虑,也不建议为其他病人献血。

不是甜的,不能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