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蒸是中医八法之一,具有发汗解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等功效。痛风患者多数属寒湿困于肌肤,通过汗蒸发散风寒、温经通络,会有一定的治疗与保健功效。
通常来说,不建议痛风患者做汗蒸。
汗蒸并不能降尿酸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导致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导致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
正常的尿酸排泄,大约有80%是经过肾脏与尿一起排泄,剩下20%的尿酸通过汗水和大便排泄。由于尿酸不溶于水,因此就不容易和尿、汗水一起排泄。
所以从本质上说,汗蒸并不能降尿酸。在痛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每天多排尿,加强对尿酸顺利排泄的尿路管理才是关键。如果每天的尿量减少,那么尿中的尿酸浓度太高,就容易在肾脏中形成结石。
如果汗蒸对痛风治疗有效,那么夏季天热的时候或运动的时候,人即使睡觉也会产生大量的汗。我们会发现晨尿颜色较深,这是因为出汗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尿浓缩。此时人体内的尿酸浓度相对较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夏天痛风容易高发,与饮食和气温都有关系。
那么,与其汗蒸,不如首先确保每日排出的尿液量在2升左右,也就是说必须摄入2500毫升左右的水,才能达到排出足够的尿量。
痛风患者慎重汗蒸汗蒸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理疗方式和养生方式,适当的进行汗蒸确实可以促进出汗、排泄以及行气止痛、扩张血管和改善循环的作用。但是,汗蒸作为热疗的一种,对于痛风患者而言,首先在汗蒸前后都要及时补水,以免体内水分过分流失,造成急性痛风发作。只有在充分补充水分的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才可能出现随汗液排出。但正如前面所说,随尿液排出相对更为多。
那么在急性发作期更不能汗蒸,因为首先汗蒸容易造成脱水,在这种情况下,尿酸更不容易由肾脏排出体外,造成尿酸值持续上升。而且急性期汗蒸或热敷,会加重病变部位充血、水肿,非但不能止痛,有时反倒会让疼痛加剧。
所以,急性期的时候,发作时进行局部冰敷,促使小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和渗出,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关节滑液分泌、减轻关节肿胀。
虽然冷敷虽然可暂时使局部疼痛减轻,但是低温可以刺激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并不利于炎症的吸收与消散。且局部低温,容易促使尿酸更多沉积于皮下,使得局部炎症进一步加重。所以,在疼痛缓解后,还请尽快去看医生。
我是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痛风科医生,希望我的回答令您满意。
痛风应该做什么运动最为合适?
痛风病人可以做什么运动?很多医生都嘱咐痛风患者要“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有的比较严重的痛风患者,不敢动,但家属不理解,医生不是告诉你了吗,要多运动,这里,不单是不理解病人的痛苦,更主要的,运动过多都是害处,尤其是走路这类的运动。
痛风患者痛,是因为如针状的尿酸盐结晶在关节里,如果运动大,关节和结晶摩擦更加严重,更痛,同时更加损伤关节。
游泳这类的运动是最适合痛风患者了,但有的人没有没有这个条件。关键还是要解决嘌呤的问题,一是食物中要含有的抗氧化剂多,学会解调情绪,避免外界损伤,这样做嘌呤就会被分解的少,另一方面,要保肝护肝,提升肝脏代谢能力,注意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改变。
如果患有痛风,能保持有这个运动意识,会是积极治疗其中一种方法。因为很多东西都是连带性的,协同出一个好的效果。
痛风的疼痛基本影响脚部为主,所以行动上,我们要考虑重心平衡的问题,做运动时忽略重心平衡问题,可能是其中一种风险之一。
另外一个风险考虑就是运动瞬间或疼痛的刹那的肌肉抽缩,这也会发生运动风险。
对于痛风患者,过强的运动会影响和产生关节问题。因为本身脚已有健康问题,不适当的运动副作用就大了。
如果由于脚有问题而放弃运动,人体会被动地推向退化,所以痛风仍能有运动意识是个好现象,只要找些自己力所能及,运动风险少的就可以了。
很多人运动会太注重形式,会忽略首要的:找个空气清新的含氣量高的自然环境。并由于患有痛风,不适宜作长距离的行程,可以短距离往复,这对于个人而言有很多的福利和好处,适合于突发应变。
就人体个体而言适合做慢运动,可以推荐的运动:
1,打太极,可以改良和删减,注意平衡问题,所做的动作务求稳当就可以,我只是做运动(好过不做),而不是想成为太极高手,要考虑运动风险。
2,五禽戏,运动要求同上。
3,慢走散步,要求慢而身体微热,呼吸稍为加快,效果就够了。
4,游水的浮水,注意抽筋的问题有一定风险,不建议游。
所有的适量运动后注意及时喝水,调节改善身体,这通过适量运动、氧气和水,坚持下来对身体的整改有一定的好处和效果。
不要再坐着了,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强化自己的运动意识,这趋向可归纳为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