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下一句。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
广厦万间,不过一榻之眠。
意思是:占有千倾良田,你还是只能吃一日三餐饭,有大厦千坐,你睡的地方也只占三尺而已,拥有得再多也不过是给自己徒增烦恼罢了。
出处是在《增广贤文》。
简介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
为什么很多注重养生的人身体反而越来越不好了?
我个人认为:凡是身体出现了毛病的人就特别注意养生,而能吃能动又出汗的人是没有工夫谈养生的。
我遇到了这样两个人,一个是当老师的。他平时在饮食方面特别讲究,碗筷在吃饭前一定要用开水烫,喝的泡茶水一定要烧开,从不抽烟喝酒。只是在一次口腔溃疡去县人民医院检查时,就发现了他是肝癌晚期。他到医院检查时是骑自行车去的,回来时是用担架抬回的,从发现到去世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当然,这个人告别这个世界已快二十年了。
再一个是今年已经七十三岁的老人,他有三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孙子中已经有两个在读大学了,儿媳们也都不让他做事,但他空闲不住,偷偷跑到外面去跟别人配班搬水泥。今年开春,我买了一车十吨的水泥,就是由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一口气把它从车上卸下来码好的,其中就有这个七十三的老人。因为我在买水泥时就把装卸费预付了,装卸工是运货司机一起带过来的,他们下车时我还跟司机质疑过这两个老人的身体问题,但是他们在卸载时还与我谈笑风生,毫无吃力之感。
这样看来,最好的养生不应该在饮食上去讲究,而应该积极地参与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为什么现在好多地方老人每天吃两餐,对身体好不好?
实话实说,你让有些老年人吃三餐饭的话,那时间上是真有点排不开,也只能是一天吃两餐的,而且从健康养生的角度说,一天吃两餐,对老人的身体是没有坏处的!
现在的老年人有两种类型,一种就是晚上睡得晚,早上起的晚,这是属于夜猫子型的,或者就是早上醒来之后,再睡一个回笼觉的,等这个回笼觉睡醒的时候,大约也就是上午9点左右钟了,这个时候才会吃这一天第一顿饭的,由于老年人活动量比较少,体力消耗的也少,他们也不饿,所以老年人在早上9点左右钟吃第一顿饭是比较合适的,到了下午4点钟左右,他们感觉稍稍有点饿的时候,正好吃第二顿饭,对于这种类型的老年人,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如果让他们一天吃三顿的话,他们也消化不了的!
第二种类型的老年人,是晚上睡得早,早上起得早,甚至一般情况下,天不亮他们就起床了,起床之后,他们会出去运动锻炼去,运动锻炼之后,是会消耗体力的,他们也就有点饿了,所以他们是必须吃早餐,也就是正常一天三餐吃早餐的时间,到了中午在吃午餐,到了晚上六七点钟的时候吃晚餐,所以,对于这类的老年人,一天必须是要吃三餐的!
在我们老家东北的农村,秋收之后就没有什么农活了,从秋收之后到春天种地这一段时间,是有很大一部分家庭,每天吃两餐的,因为没有农活干,他们也不用起的太早,一天吃两餐也是比较合适的,即使早上起的早,也是喂喂鸡鸭鹅,打扫一下子院子,也不会饿的,也是在早上八九点钟左右吃第一顿饭的,晚饭的时间,也就是在下午四五点钟才会吃的!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