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养生

餐后血糖指数多少才算正常,怎样控制血糖?

2022年06月25日 10:21:0425

糖尿病专科医生为大家解答

餐后血糖的正常值按照病程,合并的疾病状态、预期寿命等等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病程比较短,没有并发症,且患者比较年轻的患者,比较理想的餐后血糖在8.0mmol/L以下,但是对这部分病人,能够降到正常人的标准对他们以后病情的控制会更有好处,出现并发症的机会也就比较少,或者可能不会出现并发症。

早期血糖控制的比较好,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太多的药物,这个时间段能够培养患者的饮食和运动观念非常重要。因为这时候很多患者是由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导致的血糖升高。相对严格的血糖控制理念可以纠正他们的生活方式。

大部分患者的餐后血糖建议控制在10mmol/L以下,这种血糖状态出现并发症的机会也会比较少。当患者的血糖超过10mmol/L以上时,通常需要药物治疗。中国人糖尿病的特点是餐后血糖比较高,因为主食量占比较大,所以调整饮食结构非常重要,不要喝稀饭和半流质饮食。下图是患者喝稀饭后的血糖,而他的空腹血糖才7.08mmol/L。

常用的药物主要有阿卡波糖、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等,也可以使用短效胰岛素饭前注射。

糖尿病人饭前最佳血糖是多少?饭后最佳是多少?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能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的,长期高血糖状态会进一步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出现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参考范围在3.9--6.1mmol/L,餐后1小时小于10mmol/L,餐后2小时小于7.8mmol/L,餐后3小时3.9--6.1mmol/L范围内,那么对于“糖人”来说,饭前饭后血糖才算正常呢?糖友的饭前饭后血糖水平和其患病年限有关系。

对于被确诊5年以内的糖尿病患者,采取药物降糖是主要治疗措施,可以考虑选择使用1-2种稳定的降糖药,通过药物控制平均血糖值,空腹也就是饭前血糖不超过8.0mmol/L,餐后不超过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这时候胰岛功能轻度受损,胰岛素分泌延迟或抵抗,但不会明显日常生活。经过药物干预治疗停药后很多人的血糖能够恢复到正常人的血糖参考水平。

对于患病5-10年的糖尿病患者,需要联合2-3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情况下使用胰岛素,通过药物控制平均血糖值,空腹不超过10.0mmol/L,餐后不超过14.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8.0%,这时候胰岛功能中度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紊乱,很多患者已经有明显并发症出现,但未出现致残。

对于患病10年以上的糖友,血糖控制以胰岛素治疗为主,通过长期的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能够保持空腹血糖不超过10.0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6mmol/L就已经很好了,这个时候患者的胰岛功能重度受损,胰岛素分泌紊乱并胰岛素分泌不足,已有较多较重并发症出现,已经严重影响生活治疗和身体健康。这种情况的出现和早期不合理使用降糖药物、胰岛素使用不规范、不注意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调整等因素很有关系。

严格来说,糖尿病人饭前最佳空腹血糖是4.4~6.1,饭后2小时的最佳血糖是4.4~8.9。

成年病人的一般控制目标:

餐前:80-140mg/dl (4.4-7.8mmol/l)

餐后2小时: 5mmol/l)

若反复出现低血糖,适当提高控制目标:

标:

餐前:100-160mg/dl (5.6-8.9mmol/l)

若怀孕,适当减低目标血糖值:

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