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高血压确实不能健身!健身的高血压人也需要会健身,科学健身。
一、这些高血压人不能健身
有一些高血压人,发现比较晚,已经引起 了并发症,比如说已经有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衰、肾衰等等这些情况,肯定不能健身。就算活动也需要因人而异。
二、这些高血压人血压必须降下来后再考虑健身
对于血压在160/100以上的高血压,不建议健身,会有危险,对于有症状的高血压也不建议健身,比如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疼等等不适,也不建议健身。
三、血压在这个水平可以健身
高血压人血压降到140/90以下,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可以健身;或新发现的高血压,没有超过160/100,没有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可以健身。
四、健身并不代表剧烈运动
健身有很多形式,大体来分,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当然现实中并不是这么严格区分,但至少高血压人应该以有氧运动这种健身为主。
因为有氧运动,比如,走步、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跳舞等这些都属于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锻炼心、肺等器官,能改善心血管和肺的功能。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利于血压控制。
而不建议各种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运动本身不利于心肺健康,且对心脏有潜在的危险。
五、健身的时间和心率
建议长期坚持,每周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心率控制在170-自己的年龄,也就是心率不宜过快,不能高于170-自己的年龄。同时,健身前最好测量血压,以保证血压不高,保证安全。
总之,高血压人可以健身,但要有前提,要科学!
多数高血压患者是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达到一定程度的康复的,只是在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段以及锻炼的频率上要特别注意量力而行。
研究发现,运动可以通过交感神经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发生抗炎作用,从而直接影响血压。运动还可提高尿钠排泄,降低血浆胰岛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这不仅有助于减少肾脏对钠的重吸收,通过降低血容量进行血压调整,还能使运动后得低血压反应持续22h,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和外周阻力实现降血压的目的。
此外,运动与放松性训练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而许多情感因素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负性情绪、易怒、容易紧张和担心的个性,有氧锻炼既可以降低轻度高血压的血压,还可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精神压力,从而减少高血压的发作或减轻高血压的程度。
因此,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的防治高血压的自主疗法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早在1989年就将运动作为非药物降压方法之一。运动对于以舒张期血压增高为主的患者作用更为明显。
高血压患者在运动方法上,强调以中低强度、较长时间的全身性有氧运动为主。具体注意事项包括以下4点:
1、注意运动强度、运动方式、持续的时间、频率
运动强度:一定要量力而行确定适合自身的运动强度,可以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幅度作为参考,一般的变化幅度不宜超过40次/min;或以运动后3~5min内心率能否恢复到安静水平为标准。一般刚开始锻炼的强度要小,随着心血管系统的适应,在血压稳定或缓慢下降的基础之上,可以逐渐加大运动强度。
运动方式: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训练强调中小强度、较长时间、大肌群参与、具有节律性反复重复的动力性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气功等,当然了,一些无支持的上举运动、上肢在支持下的抗阻训练(传统意义上的健身)也是可以做的,但在进行抗阻训练时需要练习正确的呼吸。
持续时间:大多数研究表明,每天20~30min的运动是引起心血管机能改善的适宜量。运动的时间段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在5~60min之间选择。要根据自身的血压状况、有无锻炼基础、其他方面的身体机能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自身的锻炼时间。
运动频率:大量的研究表明,适宜的运动频率是每周3~5d。当然,每周6~7d的运动收益会更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开始锻炼时,运动频率应限制在每周3~4次,当机体的运动耐受能力逐渐提高时,再增加到每周5d或6~7d。需要注意的是频率至少达到每周3次。
2、在运动前,做好全面的身体检查
体育锻炼适用于原发性临界性高血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以及部分病情稳定的III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当收缩压高于210mmHg、舒张压高于120 mmHg时是不适宜进行体育锻炼的,以日常基本活动为主;当收缩压在180~209mmHg、舒张压在110~119 mmHg范围内时,也不适宜于全身性的运动,可以进行缓慢散步、做局部的小肌肉群运动。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如高血压危象、不稳定心绞痛、心动过速、心力衰竭脑血管痉挛及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也不宜进行体育锻炼。
3、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习惯
运动疗法是高血压的基础治疗,只有在纠正高血压危险因素(如减烟减酒、降低体重、减少钠盐的摄入、减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取、避免过分情绪激动)的基础上,进行体育锻炼,并配合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更佳的效果。
4、体育项目要多样化,做到持之以恒
运动至少需要4周的时间才会产生锻炼效应,达到显著的降压效应则需4~6周。停止锻炼后效果在2周内完全消失。
我是康复科岑医生,喜欢的记得关注、点赞,谢谢。要什么疑问或不一样的观点,在下方留言评论或私信,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参考文献:《疾病康复》张绍蓝主编,p27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