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运动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具有非常好的控制效果,但如果运动的选择不当,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反而有一些不良反应。患者对于运动种类的选择以及运动量的选择,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如果患者属于血糖以及血压相对平稳的阶段,并且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则运动的选择以轻、中体力有氧活动为主,比如慢跑、打乒乓球之类都可以选择,一般不建议进行无氧剧烈活动,比如短跑、冲撞比较剧烈的篮球和足球。在运动量的选择上,需要根据自身的活动耐量确定,一般以运动过后轻微出汗、全身发热而没有严重疲乏感为宜,并且建议在运动之前进行适当的水分补充,并在运动之后进行血糖以及血压的测量。如果患者为老年或者存在一些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在活动的选择上一般以快步走或慢走这样的轻体力活动为主,并且活动需要少量多次,单次的活动量一般为自身所能承受的最大耐量的70%,比如患者在走一公里就出现疲劳感,则建议患者每次活动700米左右就小休一下,再进行第二轮活动。如果患者属于卧床之类的特殊类型高血压或糖尿病患,其活动选择以床上活动为主,可以进行上肢与下肢的负重伸缩抬举之类的动作。
指导医生:苏旭东,副主任医师,聊城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熟练掌握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亢、垂体、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断治疗。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经常运动可以降低血压、血糖、血脂,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可以从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开始,运动强度逐渐增加,如游泳、快走、慢跑、跳舞、健身操、骑自行车、太极拳等,这类运动不需要过度用力,能够长期坚持,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免疫力等,这些运动同样也适合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做有氧运动时每天运动30-4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天,达到中等运动强度,即运动时心率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微微出汗,能说话不能唱歌。如果不能连续运动30-40分钟,可以每次运动10分钟,一天运动3-4次。
运动前后要做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和整理活动。
高血压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病情来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不要去做过于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如举哑铃、倒立、踢足球等。
糖尿病患者宜在餐后一小时开始锻炼,不要空腹锻炼。
血压高的人不吃药经过艰苦锻炼能恢复正常吗?
高血压患者吃不吃药不是重点,高血压患者的重点时控制好血压,减少高血压不控制,血压长期偏高带来的健康风险。
高血压患者不吃药,通过“艰苦锻炼”来调理血压,虽然运动对高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增强心肺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但单纯通过锻炼,想要使高血压一直控制稳定,不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是很难做到的。
到目前为止,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说,导致身体血压升高的根本原因还不清楚,血压的升高涉及到了心脏泵血方面的问题,血管硬化老化方面的问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问题,血压的自主神经调节方面的问题,基因遗传方面的问题,因此,想要控制好高血压,单单靠增强锻炼,坚持锻炼这一个方面,是很难有平稳控压效果的。
对于中青年朋友,高血压属于初级高血压的情况或者单纯低压高超过90但未超过99的情况,如果原来没有运动锻炼的习惯,增强运动锻炼,是调控血压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运动锻炼,可以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每搏输出量,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身体代谢,保持血管弹性;同时有效的运动锻炼,还有助于体重的控制,控制肥胖问题,这些方面,都是有助于运动对于高血压改善的有益方面。
确实也有这样的朋友,发现自己有了高血压的问题以后,开始更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加强并坚持运动锻炼,通过一段时间的运动锻炼以后,血压值降到了140/90以下的水平,但这并不代表您的高血压已经通过运动锻炼“治愈”了,也不代表您只要坚持运动锻炼,血压就会一直保持平稳不超标的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变化,原来仅仅多锻炼就能控制很好的血压,很可能会出现继续超出标准升高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运动锻炼加上其他方面的饮食、心理调节等生活方面的干预,无法将血压控制到140/90以下的水平的话,还是建议服用药物来控制高血压问题,而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做到140/90以下是基本的,对于65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把高血压控制到130/80以内则更佳。
对于血压水平较高的朋友,比如血压值超过160/100这个值,属于中重度高血压的情况的,如果想要通过“艰苦锻炼”来控制血压,那么我还是奉劝您一句,如果血压没有先控制下来,运动锻炼还是要“悠着点”。如果有中重度的高血压,但仍然坚持高强度的运动锻炼,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自主神经的兴奋性提高,心率加快等,会使血压在运动过程中进一步有一个大幅度的升高,如果因为运动锻炼,导致血压骤然升的很高,出现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几率也是很大的。本来锻炼是为了降血压,结果锻炼却导致了爆血管,可就得不偿失了。对于中重度高血压的患者,应该马上启动药物治疗,运动锻炼期间,应该至少应该把血压控制在150/90以下,并注意运动强度的控制。
最后总结一下——
1. 运动锻炼确实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是有效的生活调节方式之一。
2. 单靠运动锻炼控制好高血压不一定靠谱,如果您通过运动使高血压控制住,达标了,也要再后续的生活中坚持锻炼,并定期监测血压水平,如果血压再次出现超标,需要服药控制的时候,还是要服药。
3. 对于血压偏高程度较严重的高血压患者,运动锻炼之前,一定要控制好血压水平,不应该带着严重的高血压再去加强运动,特别是高强度运动,这样带来的健康风险很大。
4. 高血压患者运动强度要有所控制,并非你进行的锻炼强度越高,血压就控制的越好,在控制好血压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并坚持锻炼,才是正确有效的锻炼降血压方式。
【专业医生帮您做解答】
有朋友问:血压高没吃降压药,每天坚持运动,血压正常了,是恢复正常了吗?
可以肯定地说:运动可以降血压,但运动是高血压治疗的一项措施,就像服用了降压药一样,是对高血压治疗的一种结果,只能说运动帮助血压恢复了正常,如何理解呢?
首先,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后者缘于其它疾病所引起,积极治疗原发病,血压即可能恢复正常。而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更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高血压的防治。
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心脏不正常地收缩加快,将更多的血液泵进了血管;二是全身血液总量过多,比如吃盐过多血液渗透压增大,将周围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吸”进了血液;三是血管病变弹性下降,不能扩张容纳更多血液,三个原因都会造成血压的升高。
所以,只要是能改善这三个因素的措施,都有助于降低血压,而运动正是如此:
通过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帮助心脏恢复正常的收缩功能,减少血液的泵出量;
通过运动可以出汗减少血液的总量,使血管承受的压力减少;
通过运动可以增强血管的收缩,扩张的血管可以有效缓冲血液流动时产生的压力;
因此运动对降低血压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研究已证实:一次有效运动产生的降压作用可以持续12-20个小时,相当于服用了一片降压药,所以运动是治疗高血压的措施之一,是可以帮助高血压的人降低血压的。
然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因素是导致血压升高的直接原因,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通过影响这三个因素而致使血压升高;但导致这三个因素发生变化的根源,在于自身血压调节机制的障碍,这涉及到机体的神经调节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方面,这些与自身遗传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而遗传基因是无法改变的。
因此,所有降低血压的措施降低的只是血压,都无法改变由基因缺陷所致的血压调节机制障碍,这也是为什么高血压是终生病,即便运动使血压降到的正常,也并不能说是治愈的高血压,只不过是通过运动将血压控制在了正常范围内。
因此,将运动作为一种高血压的治疗手段降低血压是可以的,也确实有很多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只是在血压高低上的一种效果体现,仍然存在血压升高的基础,在以后的生活中依然需要随时关注血压变化。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些血压较高的人,通过运动虽然可以使血压有所下降,但却达不到正常水平或血压有较大波动,此时还是应当及时借助降压药的帮助来平稳降低血压。
总之,坚持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也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要求,最重要的是坚持运动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调节与改善机体各项机能都是有益的,也是防治其它多种疾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