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糖尿病身体越来越瘦怎样才能吃胖?

2022年06月15日 22:37:4738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不仅可引起心脑血管、肾脏损害,还可引起神经、视网膜等靶器官损害,是需要重点预防的慢性疾病。那么为什么部分糖尿病患者会越来越瘦呢?如何才能增加体重?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部分糖尿病患者因消瘦发现糖尿病,经过合理治疗后体重会有所恢复,但部分患者消瘦反而逐渐加重,此时首先应考虑血糖是否达标。这是因为血糖利用障碍,人体开始分解肌肉与脂肪等其它组织供能,从而引起体重下降。因此对于部分糖尿病患者而言,消瘦是血糖不达标的信号。若血糖显著升高,还可能伴随排尿增多、饮水增多、进食增多等症状。那么此时该怎么办呢?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在于控制血糖达标,近期以缓解高血糖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远期以减少慢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降低死亡风险。因此血糖未达标、持续消瘦的患者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均可带来不利影响。此时需要调整降糖方案,建议启动胰岛素控制血糖,待血糖控制平稳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下一步降糖方案,以平稳控糖为原则,合理治疗后有利于将体重维持在理想水平。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而肿瘤性疾病也可引起体重下降,因此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排除。

其次,糖尿病患者消瘦还应考虑进食不足。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占据了较大比例,经分解吸收后具有直接升高血糖的作用。部分患者为了增加血糖达标率,饮食控制过于严格,所提供的能量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求,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引起体重下降。这样的饮食习惯并不值得提倡,因为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的原则为:肥胖的患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即BMI控制在24以内;体重正常的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改善代谢,以增加血糖达标率,并非要达到消瘦的状态。因此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调整饮食增加体重,但BMI不应超过24。调整饮食时应根据每日劳动强度决定饮食总量,重体力劳动者、消瘦患者可适当增加进食量,轻体力劳动者、肥胖患者则应适当减少进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宜摄入过多,在所有食物中占比50%-65%即可,合理控制蛋白质与脂肪的摄入,均匀分配三餐,每日坚持运动半小时,有利于维持健康体重、控制血糖达标。

综上,糖尿病患者消瘦首先需要考虑血糖不达标,应通过调整降糖方案,增加血糖达标率有利于恢复体重;其次应考虑进食不足,建议根据自身运动强度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增加体重;此外需注意排除肿瘤性疾病。由于超过或肥胖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将BMI控制在24以内。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糖尿病人体重出现逐渐下降的情况,于是有些人就非常担心,是不是会就这样一直瘦下去啊?

一些偏瘦的糖尿病人非常希望自己能够胖一些,那么对于消瘦的糖尿病人来说,如果排除了结核、肿瘤等消耗性疾病,该怎样做才能增加体重呢?

体重下降的原因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人来说,肥胖的患者可能会更多一些。出现了糖代谢的异常,血糖升高,吃进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人体就会消耗自身的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那么肥胖的糖尿病也会体重逐渐的下降,甚至有下降到低于正常体重的可能。

一部分体重正常的人群,可能体重正常,但是体内的脂肪量多,肌肉量少,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者本人的工作生活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吸烟等因素,也有患糖尿病的可能,也会出现体重低于正常的状况。

糖尿病朋友在降糖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物,如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药物,也会出现体重的下降。

知晓体重下降的原因,糖尿病朋友就能避免体重低于正常值,保持标准的体重状态。

标准体重的计算标准的体重是身高减去105,所得的公斤数,就是标准体重。高于这个状态就是超重或者肥胖,也是不健康的。

如何保持标准体重保持标准体重的办法就是平稳血糖,增加营养,加强锻炼,减少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物的使用。

其中加强锻炼非常重要,锻炼可以增肌,肌肉的密度比脂肪更大,这样不光能够增加体重,而且能够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

在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如果体重持续下降,低于标准体重,可以和主管医生沟通,选择减重效果不明显的降糖药物。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