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检查的安全性 骨髓检查需要抽取骨髓标本,这听起来令人紧张,但大可不必害怕。骨髓穿刺一般是由有经验的医生执行的特殊穿刺检查,穿刺前会为病人进行认真的消毒处理,并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术前会给病人注射麻药做局部麻醉,以减轻痛苦。 骨髓穿刺一般在病人的髂骨上进行,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胯骨。病人需要侧身卧床,医生会在髂后上棘或髂前上棘选取适当的部位进行穿刺,一般只抽取极少量的骨髓。这不会使得病人的骨髓量有明显减少,也不会影响病人的骨髓造血功能。抽取的骨髓标本一般需要立即做涂片处理或抗凝处理,以便进行各种化验检查。 在患某些血液病或怀疑有骨髓转移的恶性肿瘤时,骨髓检查可能要多次检查,用于判断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此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骨髓检查。 值得说明的是如果局部有感染或者出血倾向明显的患者建议控制感染和出血以后再骨髓穿刺。血凝障碍的患者不宜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以后患者可以直接行走,不需要太久的休息。穿刺部位一般不会有明显出血,会在3日左右伤口愈合,可以去掉纱布。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可以吃生冷类 食物吗?
忌口是每个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都应该做到的事情,主要忌食的主要包含= 括一些水果和生冷蔬菜等凉性食物,同时患有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水肿等 病人也应忌食。由于此类食物性偏冷,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因此出现发热、便秘 、咽炎及出血的人可以食用。溃疡病和慢性胃炎不要吃李子、杏子和桃子;气管炎 、支气管炎扩攻、肺脓疡和溃疡病不要吃柿子,血液病病人要依据自已的肠胃状 况要慎用“生冷类”食物。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治疗方法,专家进!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具体临床表现为贫血,可伴有感染或出血,部分病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少数患者可有胸骨压痛,肋骨或四肢关节痛。血象可呈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何一系及二系血细胞减少。 1982年由FAB协作组建议确立病名,并将分为五型: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DS发病率约10/10万~12/10万人口,多累及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病例占50%~70%,男女之比为2:1。30%~60%转化为白血病。其死亡原因除白血病之外,多数由于感染,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属中医“虚热”,“血症”,“内伤发热”,“瘀症”范畴。 目前临床上一般是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治疗。 MDS-RA,RAS两型多见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RAEB则多见肝肾阴虚;RAEB-T型则多将见于痰瘀互阻瘀血证候。所以治疗应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不同的阶段进行。 MDS由于分期不同,治疗上应随患者的病情采用相应的不同的治疗对策。RA,RAS以贫血为主症,此时采用药物刺激骨髓造血为主,兼以诱导分化剂治疗;RAEB患者以小剂量化疗或加诱导分化剂治疗;而容易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RAEB-T应采用类似急性白血病的常规联合化疗为主的治疗。 〖刺激素造血剂〗 适用于 RA,RAS型。 1、康力龙 6~8mg/d,分次服用,疗程至少3个月,最长可服一年以上。部分患者肝功能会受损,可合并使用联苯双酯。若因肝功能受损多次停药者,可改用丙酸睾丸酮肌内注射,每日50~100mg,连续治疗半年以上方可判断疗效。 2、泼尼松 30~40mg/d,分次服用,适用于MDS合并溶血。 〖诱导分化剂〗 1、维甲酸类 (1) 全反式维甲酸:30~60,分3次口服,疗程应在3个月以上,对RA较好, (2)顺式维甲酸: (3)分3次口服,疗程至少3个月。 2、主要副作用为口唇干燥,皮肤过度角化,关结肌肉疼痛,肝功能伤害。为可逆性改变,与剂量相关。 3、联合化疗,对年龄小于 60岁,白细胞计数偏高的高维MDS患者,可采用联合化疗。可先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化疗方案. MDS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血象二系或全细胞减少,对化疗耐受性差约3/1病例死于骨髓衰竭有关的并发症,1/2转变为急性白血比病,应根据MDS患者的分型,血象,年龄,一般状况,骨髓幼稚细胞数等进行个体化治疗。 低危MDS:低危MDS主要包括RA及RAS.骨髓幼稚细胞≥0.03,可采取以诱导分化加骨髓造血为主的治疗方案 。 高危 MDS:高危MDS主要包括RAEB,RAEB-T,CMML.年龄小于45岁,可采取以联合化疗加骨穿贰扁荷壮沽憋泰铂骏髓移植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的治疗方案, 骨髓移植 若患者年龄小于 30岁,化疗能取得缓解,无骨髓纤维化,且有HLA配型相合得供髓源(最好是同胞兄弟姐妹)则可选择做骨髓移植,目前多采用外血干细胞移植来代替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治疗主要在于中医的“瘀证”范畴上,一些中草药在此方面显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