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活动后要多补水,可以喝芹菜,苦瓜汁,可以增强体力,抑制血糖
你好,三诺讲糖很高兴为你解答!
糖尿病人运动后适合吃点什么?
1、运动后不要马上吃东西,但可以适当补充水分
有氧运动后会流失大量的水分,适当补充白开水,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运动完后人体会大量的出汗,很容易有饥饿感,这时候最好不要马上进食,至少需等到运动完1小时以后才吃东西,才不会让在身体快速流动的血液冲到肠胃道中。
此外,如果是高强度的运动,出汗太多,考虑有盐分的丢失,建议可以适当的口服一些淡盐水等。
2、运动1小时后,可以适当补充食物
运动1小时后,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粗纤维,减少脂肪摄入,多吃粗粮、粗粮面包、薯类、杂粮类、蔬菜等。
可以进食如鲜奶、瘦肉、谷类、豆腐、鱼类鸡蛋、新鲜蔬菜(如黄瓜、西红柿、洋葱、白菜等),水果(苹果、西瓜、凤梨、猕猴桃、香蕉等),补充消耗的能量及各种维生素。
不过,因为含量高的食物比较容易升血糖,所以对于升糖指数比较高的水果,糖尿病人建议食用量不要超过200克。
同时,注意不要吃油炸、辛辣、甜腻、刺激性食物,不要饮酒,不要暴饮暴食,以7—8饱为宜。适当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纯手打,码字不易。若您赞同文中观点,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留言或邀请“三诺讲糖”回答!
糖尿病患者晨练好吗?
关于一天中哪个时间段锻炼比较好,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说早上锻炼好,有人说晚上锻炼好。所以问题是到底哪个更有科学依据呢?
科学表明,选择最佳的时间锻炼,不仅可以调动机体最大的潜能,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则可能会给机体带来伤害。今天我们就听听运动专家是如何分析早晚锻炼的利和弊。
据有关调查,我国约有60%的锻炼者选择在清晨锻炼,主要原因是多数人认为早上锻炼精力充沛,对一天的工作生活有好处。
专家分析:人体一天中最危险的时刻是早晨,清晨人的体温最低、脉搏最慢,生物钟在低谷震荡。这时候锻炼,无非是等于从休息状态突然进入到剧烈运动中,会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对健康是一种损害。
而且早晨太阳未升起前,光线不明,气温较低。这时候容易摔倒或受凉,对于体质较弱的人可能诱发感冒、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中风等多种疾病。
专家建议:若要晨练,最好在太阳初升后,运动时间可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锻炼的同时注意保暖,且以慢走和做操为佳。
晚上锻炼,也是很多人的选择。因为白天没有时间,所以只能等下班后或者晚饭后,出去锻炼会。
专家分析:《黄帝内经》中记载“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升,日中而阳气隆,日夕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聚,勿扰筋骨,勿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即晚上主张不运动,不扰动筋骨,不汗出伤阳。而且晚上运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妨碍晚上睡眠。
专家建议: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人体在下午4点到7点之间体内激素的活性也处于良好状态,身体适应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也最好。
所以,总的来说,运动要跟着太阳走。下午3点到5点之间是最佳运动时间。
对于糖尿病要不要晨练的问题,我们不建议糖尿病人晨练,原因如下:
1,早晨温度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高,遇冷空气刺激或劳累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友,特别要注意;
2。大多数人在清晨还是空腹状态,此时运动极晚易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因此,特别是那些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友,应该把清晨到上午9点作为自己运动的“警戒线”,在此时间段内,既不要急躁,紧张,生气,也不要参加较大运动量的活动。
一般来主,在城市中,每天上行10点与下午3点左右为两个相对较好的运动时间。
早晚是城市中污染比较厉害的时间段,此时地表气温低,大气对流近乎停止,地面上的有害物质不能向大气上层扩散,停留在下层呼吸带。运动时,人体吸入的空气往往是正常状态下的2-3倍,所以,此时运动是不可取的。
综上所述,糖尿病人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运动,早间运动不可取。
了解更多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请按右上的+关注无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