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你好,
目前来说,乙肝病毒是不能完全彻底清除的,只能控制不让乙肝病毒DNA继续复制。如不能正确的治疗,最容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其实乙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乙肝病毒对肝功能造成的损伤而导致的肝病恶化。如果能始终保持肝功能的指标正常,肝细胞损伤得到修复,即使乙肝病毒不能彻底清除,也可避免肝病的恶化,使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寿命和生存质量不受影响。
作为乙肝患者,如果HBV-DNA在正常范围,肝功能正常,是不需要治疗的。因为过多的药物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更不利于恢复。
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DNA检查,如有异常则应该在肝病专科医生指导下正规进行抗病毒治疗。
其实,乙肝病人的养生是比较重要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建议在平时应该多注意以下几点:
1、在饮食方面要清淡,应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要适当少吃些肉类,少吃燥热、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如果有喝酒习惯的话,此时应该少喝或者不喝,这样才能对肝脏的功能恢复大有益处。
2、在作息方面,要有规律的生活,不能熬夜,要保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利于恢复。
3、要适当的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这样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质,对身体的恢复也是很好的。
4、每半年要做一个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的检查,以能随时获知自己身体的健康信息,及时做好预防、调理和治疗。
总的来说,就是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定期检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护肝的药物,最好选择中药,因为西药副作用大,而且有耐药性。蓝韵甘舒胶囊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主要针对乙肝造成的肝损伤,在护肝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够间接的提高其免疫能力和肝脏的能力;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促进肝细胞新生,使肝功能恢复并保持正常。ganshu.net,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希望能够帮到你,祝你健康哦。
乙肝应该怎么调养。从生活饮食,需要注意那些。可以帮助病情的好转。
乙肝患者如何养生调理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像乙肝这类慢性疾病,病程通常较长,而且病程较反反复复。迁延的病情不仅是对患者健康的蚕食,同时更是对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毅力与恒心的考验。要赢得这场斗争的最终胜利,需要医患双方互动--医护人员科学合理的治疗护理,患者坚持不懈的自我调节。只有双方劲往一处使,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肝病三分治七分养。乙肝调理包括饮食起居、情绪以及药物诸方面,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低脂饮食、起居有节、不过度劳累、心胸豁达等都是乙肝患者的养病之道。此外,合理的药物调理也相当重要。乙肝病情稳定期不宜继续抗病毒,而当以调养为主,选用中药比较理想。以乙肝宁为例,方由茵陈、丹参、丹皮、党参、白术等组成,能健脾化湿、活血散结。它一方面可清除残余炎症,另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受损肝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防止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总之,只有调治结合,综合调理,方可全面保护肝脏。
1.饮食调理知多少:饮食宜多样化。 肝炎患者不必强调忌口,饮食原则是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免疫物质的原料,适当吃一些禽蛋、牛奶、豆浆、瘦肉、鱼汤,有利于受损的肝细胞修复、生长、更新,可缩短病程,减少肝炎慢性化概率;同时要多吃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注意保持体重,防止因过胖而并发脂肪肝。肝炎患者还要特别注意不要吃糖过多,因为人体三大代谢主要依靠肝脏,如果患肝病后还服食大量糖分,必然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诱发糖尿病。此外得了肝炎以后,平时应该禁酒,也不要喝含酒精的饮料,忌服损害肝脏的药物,对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咳嗽等,服用中草药或中成药为宜。
2.控制情绪亦重要:肝炎患者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反应,只要调节正常,就不会导致疾病。若存在强烈或者长期的七情刺激,就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疾病的产生或者加重。因为肝主怒,所以肝病患者多急躁易怒,而慢性乙肝患者因长期患病,精神压力大,情绪很不稳定,这就特别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分顾虑疾病本身的危害,否则整天闷闷不乐,会影响睡眠和食欲,甚至加重病情。总之,良好的心情对肝炎患者病情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3.运动适量应牢记:一般来讲,甲型肝炎或戊型肝炎病人,治愈半年以上者可以参加剧烈活动。而乙型肝炎病人,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也不能认为已经痊愈,必须要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后,才是完全治愈。这时亦应注意活动量,剧烈的活动如打球、参加体育比赛等,应尽量避免,在随访两年以上无变化者,才可如正常人一样活动。而在肝炎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活动期,减少体力消耗,降低肝脏负荷,增加肝脏血流量是治疗的关键。进入恢复期,休息原则是:动静结合,适当运动。如进行户外散步、日光浴、太极拳等。运动量应逐渐增加,以不疲劳为度。患者应每天保持10小时以上的休息,餐后原则上应卧床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
总之,坚持以上几点原则,对于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必有一定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