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养生

肺气肿患者呼吸困难如何锻炼肺功能?

2022年06月08日 05:58:4127

回答问题:肺气肿提高肺功能,腹式呼吸,呼吸操,走路慢跑哪个好?标准答案:就恢复肺功能而言,这些都不好使。因为肺气肿、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是永久性损害,无论是吸入药物,口服抗炎药,吸氧,还是手术,都是不可能恢复的,包括腹式缩唇呼吸,呼吸操和耐力运动训练。

肺功能由两个方面决定:

1.肺脏本身:包括支气管和肺,肺功能的90%以上都是由支气管和肺脏决定的:

2.呼吸肌肉(膈肌和肋间肌肉)和胸廓的骨骼及神经病变:

在这两方面作用中,肺脏本身(支气管和肺)是属于不可再生的器官,人类只有大约3亿个肺泡,无论你怎么锻炼都不会增多,只会减少,所以肺脏是无法锻炼的。人体的肺脏在成年后就固定了,并且所有人的肺功能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的老化而下降,这是自然规律。肺气肿,慢阻肺患者的肺脏和支气管由于吸烟发生了瘢痕纤维化,是永久性损害,无法恢复,肺功能的每年的下降速度是正常人的5~10倍。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锻炼呢?是为了锻炼呼吸肌肉,因为肺气肿患者常年呼吸困难,几乎没有什么运动,加上消瘦,厌食,营养不均衡,基本都是消瘦体型,肌肉萎缩严重,所以我们锻炼的目的是使萎缩的肌肉重新恢复活力,但是肌肉在肺功能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大量研究显示,通过锻炼提高肺功能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既然不能提高肺功能,那么锻炼的目的是什么呢?慢阻肺全球倡议(GOLD)中指出:

肺康复治疗在 肺气肿患者中能获得的收益是可观的,它是改善呼吸困难、健康状况及活动耐量的最有效的治疗策略(A级证据)。肺康复治疗适合大多数肺气肿患者,并有证据显示它适用于所有分级的 肺气肿 患者并改善其运动能力及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于中-重度患者获益的证据力度很强。

肺康复降低近期有急性加重(出院 4 周内)患者再入院率(B级证据)

肺康复的主要评估指标并不是肺功能,而是以下指标:

呼吸困难:是患者的主观感受。靠CAT量表和mMRC问卷获得;

健康状况:靠SGRQ问卷获得;

活动耐力:靠6分钟的步行距离长短来获得;

降低患者反复急性加重的频率。

由此可见,肺康复改善的并不是肺功能,而是患者的主观感受,活动耐力和住院频率。

肺气肿患者如何进行肺康复锻炼?要想达到以上的目的,单纯靠一种运动是远远不够的,一种运动可以说是无效的。肺康复包括了一系列的运动,每天需要进行1小时以上。包括:

耐力训练

间歇训练

阻力/力量训练的任意组合;最好包括步行锻炼及上下肢训练;

也可纳入柔韧性、吸气肌训练以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所有情况下,康复干预的范围及强度都应个体化以达到最佳的功能恢复。应向患者强调长期行为改变可改善运动功能,降低 肺气肿的心理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肺康复主要还是以锻炼四肢的骨骼肌为主,辅助锻炼膈肌等呼吸肌肉。

医生为患者开具肺康复处方(举例)呼吸训练 5~8分钟:缩唇腹式呼吸。

运动疗法 30分钟:有氧运动(快走),耐力训练(功率自行车),抗阻力训练(哑铃和手臂上举深蹲),放松运动,呼吸操。

3.体外膈肌起搏:30分钟

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吸氧或者带呼吸机。

运动频率:每周3次。

运动强度:达到最大心率的60~85%,以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特别说明: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医生开具的运动处方也各不相同,请咨询专门的康复医生,为您量身定制运动处方,不要盲目训练,容易发生危险或者无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和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重症有发绀、头痛及意识障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急性发作期在经过治疗后,咳嗽、咳痰逐渐好转、无气急等即为缓解期。

缓解期的患者应该学会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在家庭护理中,病人及家属往往着重氧疗护理,而忽略了呼吸功能锻炼。

呼吸功能锻炼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患者可以采取各种锻炼方法,持之以恒进行训练,以增强呼吸肌功能。在此简单介绍几种锻炼方法。

一、膈肌训练 腹式呼吸锻炼: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内收,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或更多,可增大膈肌运动幅度,增加肺泡通气量,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

缩唇呼吸: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吸与呼之比为1:2或 1:3,使肺内气体尽量呼出,有益于通气功能的改善。因为缩唇慢呼气,使气道气流的压力下降缓慢,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避免过多的气体滞留在肺里。刚开始练习时,每天2次,每次10~15分钟,熟练后可增加训练次数及时间。

二、呼吸保健操 全身性呼吸操:慢性肺气肿患者支气管管壁弹性减弱,气管等压点内移,呼气时管壁提前闭塞,使肺残气量增加,导致并加重肺气肿。呼吸操可以延迟支气管闭塞时间,同时锻炼膈肌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缺氧状态,从而延缓疾病进展。具体步骤:(1) 平静呼吸;(2) 立位吸气——前倾呼气;(3) 单举上臂吸气——双手压腹呼气;(4) 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 (5) 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6) 抱头吸气——转体呼气;(7) 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8) 腹式缩唇呼吸; (9) 平静呼吸。

按腹:左脚向左跨半步与肩同宽,双臂上举,掌心向上,头微后仰,用力吸气,两臂迅速收回,按腹部,左下右上叠按,上身略前屈,用力呼气,左脚收回,两手放下成立正姿势。左右交替,连做4次,或量力而行,每天坚持1遍或2遍。 摩鼻:用两手指上下按摩鼻翼两边的迎香穴及鼻梁两侧,各20次,坚持每天按摩1次或2次。以右手掌心按摩鼻尖,从左到右10次 ~ 20次,每天坚持1遍或2遍。 六字呼吸法:结合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肢体运动,突出的特点是在呼气时合并”嘘、呵、呼、咽、吹、嘻”六字的发音训练,分别影响人体的五脏和三焦。通过不同的发音在人体腹腔内产生不同的内压,循经导引,引导人体气血沿各脏腑对应经络运行,调节全身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改善人体脏腑的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腹肌位置低平,肌肉力量减弱,通过呼吸肌锻炼,可使上胸呼吸变为下肋及横膈式呼吸,调整呼吸频率,减少气体的潴留。有效的呼吸锻炼方法可以锻炼腹( 膈) 式呼吸,发挥腹肌的作用,以增加腹肌活动幅度,改善通气功能,缓解气急。

鼓励患者学会控制呼吸的技巧; 痰多时应作有效咳嗽及胸部叩击法,以促进排痰;如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加重、发绀、发热、心率快、胸闷等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此外,运动疗法——包括气功、太极拳、散步、登梯练习等,应视病情并结合具体情况选用,运动量以病人锻炼后无心慌、气短为原则,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 欢迎亲们点赞加关注并参与讨论哈!

参考文献

[1]梁莉.家庭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的呼吸锻炼[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