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龙杨医生:您好!您这问题提的很好,实际上他是每个医生都必须要掌握的技巧。医生和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大概可分为:1、眼神的交流。医生除了因诊治疾病需要观察病人的眼神外,给病人一个慈祥、坚定的眼神可以使病人获得亲切感和安全感;2、语言的交流。切忌用医学术语询问和解释病情,尽量通过开放式询问以获得相关信息,以找出发病原因;询问时如无必要尽量不要问及个人隐私;当向病人解释病情时应注意方式方法,既不可用恶性语言刺激,也不可乱打包票;3、换位思考。要以病人的角度来考虑诊治疾病时的心情、要求;要将病人作为亲人一样进行坦诚地心灵交流,以获得病人的信任感;总之,和病人的沟通和交流主要应该着重于情感交流。以上是我从医多年的一些感触,希望对您有所裨益,并能商榷探讨。
怎么运用人际沟通技巧询问患者的病情 事例
你好,下面事例,说明,说得多,问得多,听的多,就是最好咨询的方法。医生给患者看病时“说得少、问得少、听得少”,已成为影响医患关系最重要的“杀手”。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在频频发生的医患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80%均缘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而在非技术因素引发的医患纠纷中,70%是由于沟通不到位引起的,这种状况迫切需要改变。
首先是“说得太少”。医生不愿意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也不主动解说与疾病相关的问题。不少患者谈起自己的看病经历时一脸的失望与无奈:医生太不爱“动口”了。据了解,渴望与医生沟通却无法达到目的者大有人在,我院医务科经常受到患者关于这方面的投诉。
其次是“问得太少”。一些患者反映,现在看病没有安全感,一大早挂号,排了两个小时队,终于可以与医生“面对面”了,但不到10分钟,病情还没说完,医生的处方已开好。再就是“听得太少”。医生不认真、不仔细倾听患者陈述,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出现误诊,导致医患纠纷。如果医生自始至终“注意听”,就不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也不会酿成医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