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高血糖,被医生诊断得了糖尿病,除了吃药,打针,医生还反复说要控制饮食。都吃降糖药了为什么还要控制饮食?因为吃多少药是根据您住院的时候吃什么,怎么运动来定的。出院后饮食变化大,药没变,血糖肯定控制不好。
那高血糖一日三餐怎么吃最合理?三个原则:首先要营养均衡,不能过分控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也不能随便吃,体重增加,会出现更多的健康问题。其次要能够坚持,降糖是持久战,不吃主食或只吃蛋白质食物短期可以减肥,但都很难长期坚持,时间长对身体也有害。三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去摸索。吃完两个小时测一测血糖,才知道这种食物对自己来说到底升高不升高血糖,升高多少。但是如果血糖特别高的时候,不要随便试啊,血糖控制的不错的时候去摸索,找到喜欢吃又适合自己的食物。
饮食的“质”和“量”均可影响血糖波动。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即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被用来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摄入高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食物以及食物摄入量过多均可引起餐后血糖迅速升高,导致血糖波动的幅度增加。同样多的食物,低升糖指数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 简单说就是血糖升的低。低升糖指数的主食包括:荞麦、黑米、通心粉;中升糖指数的主食包括:鸡蛋面、乌冬面、面包、麦片;高升糖指数的主食包括:油条、燕麦片、烙饼、面条(纯小麦粉)、糯米饭、馒头(纯小麦粉)、白米饭。
推荐每日碳水化合物提供一半的能量;吃主食不但有孢的感觉,还有利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更有利于坚持控制饮食成功。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添加膳食纤维可延长糖尿病患者胃排空时间,延缓葡萄糖的消化与吸收,改善餐后血糖代谢和长期糖尿病控制。谷物膳食纤维还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体内胰岛素抵抗。推荐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应达到并超过健康人群的推荐量。老年人考虑到胃肠功能,一定要注意粗粮和细粮搭配着吃,因为粗粮不好消化,老年人更要注意。膳食中宜增加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推荐每周吃鱼2~4次(尤其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的鱼)。针对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推荐蛋白质的适宜摄入量在总能量的15%~20%。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相比动物蛋白更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高蛋白膳食在短期内(3 个月内)有助于减轻体重。乳清蛋白有助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糖代谢,并在短期内减轻体重。
总之,均衡饮食,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摸索适合自己的饮食,才能长期控制血糖。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5, 7(2):73-88.
2.母义明,纪立农,杨文英等.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6, 24(5):385-391.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亲,不一定是三餐,可以是四餐或五餐!
这四五餐,吃得比三餐食物多,热量比三餐还要少,血糖,就是这样控制的!
如何安排?如何调整?
血糖,主要是人体消化吸收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所引起的,需要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同时,还要学会控制饮食总热量,防止肉食、油脂、盐分等摄入过多。具体如下:
第一,监测血糖。
糖友,只有监测餐前、餐后血糖,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控住主食量,尤其是精制米面制品的量,增加粗杂粮、薯类和高淀粉的蔬菜、水果。
精制米面,如大米饭、大米粥、馒头、面条、煎饼、烧饼、烤饼、米粉、米线、油条等,血糖生成指数非常高,对血糖的控制非常不利。
糖友,需要减少50%-80%的米面,同时,用一部分含有较丰富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的粗杂粮,如燕麦、荞麦、小米、糙米、玉米、红薯、紫薯来替代一部分主食;另外,用一部相对较高热量的蔬菜,如芋头、莲藕、南瓜、山药、土豆等,来替代一部分米面,甚至可以用香蕉做早晚餐的主食。
总之一句话,这些食物,都比精米精面好。
第三,把握油脂、动物性肉食、食盐、零食、坚果等食物的摄入量。
重口味的菜肴,油盐一定要把握好。可以用二道清淡的菜,去搭配一个重口味的菜,这样口味富于变化。
高血糖一般禁忌零食,坚果每日10-20克,食盐宜少。
第四,大幅度增加低热量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低热量的蔬菜和水果,每天多多益善。如果水果糖分较多,一天可以分开三次吃,每次吃50-100克。
第五,学会饮食搭配。
每一餐都应该有主食,每一餐都不要吃太多主食,将一日的热量,均匀分配到三、四、五餐当中,做到多餐次而总热量还减少,每餐都不要吃太饱,每餐都有大量蔬菜、少量主食、适宜的优质蛋白类食物(肉禽蛋奶鱼豆等)。
祝亲吃得开心,血糖降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