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营养美食季#高血压秋季吃什么好?

2022年05月30日 06:45:3417

秋季温度的开始降低,冷暖交替变化,气候干燥,往往容易引起血压波动,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步身上的季节。高血压患者此时更应注意饮食,控制好血压,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的饮食治疗原则合理的膳食原则应该是在限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保持营养均衡。采取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控制在4克以内)。每日三餐规律进食,定时定量,进食时细嚼慢咽,可以自我进行食物热量的估算和统计。

饮食宜适当补充温水秋天气压身高,雨水减少,空气过于干燥,身体容易缺水,引起“秋燥”。营养学会推荐,正常人除三餐食用的汤水外,每天需要补水1500毫升~1700毫升。高血压患者更是应该,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再喝水,每天主动饮用适量的水,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防治心血管疾病。

适当增加粥类干燥的秋季特别适合食粥,水分充足,而且容易消化。煮粥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可以增加糙米、小米、燕麦等全谷物;红豆、绿豆、黑豆、黄豆等豆类;花生、瓜子、葡萄干、核桃仁等坚果仁;莲子、百合、银耳等药食同源的食材。例如:银耳小米南瓜粥;十米粥;八宝粥

适当增加蔬果秋季适宜多吃富含有水分及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而且蔬菜水果富含番茄红素、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例如十字花科的,西兰花、番茄、百合、山药、萝卜、 白菜、秋葵、扁豆、南瓜、黄瓜、藕、银耳等,水果如雪梨柑橘等,另外黄豆、花生、燕麦、玉米都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另外秋天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来防干燥的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如百合、梨、莲子、等清补柔润之品。

适当增加户外运动秋季的气温逐步凉爽,正是高血压患者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机。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30分钟-40分钟的锻炼,有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能力。

饮食忌戒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油腻食食物热量高,不易消化,会加重肠胃等消化吸收系统的负担。辛辣刺激性食物会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快,引发血压波动 。

忌过量进食秋季天气逐渐凉爽,食物丰收,又逢国庆、中秋佳节,人们胃口好转,应酬聚会增多,往往容易进食过量,引起血压波动。所以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节制饮食,不能暴饮暴食,特别是要避免进食含有酒精的食物。

忌盲目进补俗话说“秋季进补,冬令打虎”,很多人习惯在秋季开始进补,实际上现代社会物质极其丰富了,大家的营养是充足的,不需要刻意进食补品。饮食中可以适当多选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鱼虾类、禽类和大豆类制品,这些食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利于降压降脂。鱼类富含长链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稳定和降低血压。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饮食中脂肪含量及动物性脂肪含量不断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近年来也有所上升。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类和鱼类,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

随着一场一场的秋雨,气温明显越降越低,昼夜温差也很大,对于中老年朋友尤其是血压比较高的朋友来说,这段时间更要注重保健。

一、秋季这三件事会让血压上升

1、气候变化

不只高血压,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怕天气持续冷或持续热,就怕天气突然变化。

引起血压增高的第一大原因就是天气变化,秋季气候容易反复,并且早晚温差大,容易刺激周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导致血压波动。

2、秋冬进补

秋冬是进补的好时机,很多人会抓住机会大吃补品、肉类进行食补。

但是,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许多滋补之品往往比较温燥,无法消受。比如进补常吃的桂圆、羊肉、肥牛等都是温补的东西,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3、环境干燥

秋季天干物燥,明显缺水,在这种干燥环境里,我们的血液变得相对粘稠,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一旦发生脑梗塞,血压也会升高。

若想在秋季管住血压,安全度过秋天,高血压患者和家人需采取积极对策,以下几点内容可供患者参考。

二、做好这6点可管住秋季高血压

1.定期测量血压

有品picooc血压计

只有很好的监测血压才能有效预防高血压导致的危险病况的发生。

在血压状况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在血压发生较明显波动的情况下,建议加大血压测量的频次。若发现昼夜峰谷差值较大或波动不规律,应去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并按医生意见采取措施。

2.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服药时间

秋季天气干燥,早晚温差大,早晨的温度较低,此时血管收缩,会使血压升高,早晨有些病人会感到头晕,就是这个原因。所以,秋季需要及时调整服药时间,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药量的调整。

3.控制饮食,限盐很关键

逐渐转凉的天气会使人胃口变好,再加上秋冬节日多,免不了大吃大喝,一不小心就会进食过量,造成血压波动,那么高血压患者秋季应该怎么吃呢?

饮食是引发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建议患者平时在饮食上尽量吃得清淡一些,对降压会有较好的帮助,日常饮食注意限盐,尤其要禁食煎炸和油腻的食物。

饮食上尽量做到平衡,除了米面、豆类外,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钾、镁的水果。

4.运动要适量

天气转凉,温度比较舒服,适合进行体育锻炼,对调节血压也能有帮助。

但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运动时需要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如快跑、登山等,这些运动由于强度较大,容易使血压骤然升高,易引发脑出血。建议患者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比较温和的运动,既能锻炼身体调节血压,又没有危险。

晨练前先服用降压药,做好保暖。如果血压不稳定,则不宜在天气寒冷时外出晨练,选择气温较高时锻炼更好。

5.早晚多喝水

秋季天气变冷变干燥,人体的血液粘稠容易引发高血压并发症,所以,在监测血压同时应该多喝水。

有的老人晚上担心会夜起,睡前一点水都不敢喝,这是不对的。

其实,晚上应该适当多喝一点水,特别是早上起床就应该喝下一大杯水,帮助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并发症。

6.预防流鼻血,警惕并发症

秋季是鼻出血的多发季节,其原因不仅是天气干燥,高血压也会引起鼻出血。

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就预示患者的血压不稳定,是中风的一种征兆,患者要引起警惕。

三、秋季高血压患者应该吃什么?

这时候吃平菇、香菇、木耳、黑豆、黄豆,能够更好地帮助调节体内的平衡。菌类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香菇中钾离子含量相当高,对控制血压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香菇里的多糖类物质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

平菇氨基酸含量比较丰富,其中含有的赖氨酸正是大米所缺少的,如果吃米饭的时候用一盘炒平菇来搭配,就可以与大米形成很好的氨基酸互补作用,让摄入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更均衡,从而提高整体食物蛋白质的利用率。

此外,木耳也是一种真菌,更有“菌中之冠”的美誉,富含多种人体必须营养物质,含有的磷脂、固醇等营养素对于大脑、心血管功能都有很好的维护作用。

建议大家这几种菌交替着吃,保证一周内的食物种类尽可能丰富,得到的营养就会更加全面。

另外,豆类如黑豆和黄豆都含有许多卵磷脂、蛋白质成分,豆制品中还有丰富的钙质,对保持机体功能完整、延缓机体衰老、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满足大脑对微量物质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还有许多食物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比如芹菜、海参、桂圆等。芹菜富含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从而预防便秘。海参属于滋阴类补品,既可增强体力,又不会引起高血压,也是上佳的滋补品。

桂圆有安神、补血的功效,特别适合于夜间失眠的老年人,但桂圆的糖含量很高,建议大家控制好摄入量,不要多吃。

同时,秋季气候比较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如果不注意及时补水,可能就会造成血流减慢,对于心血管功能本身有损伤的人来说,最终血容量不足,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

有严重高血压和血压值不稳定症状的群体,更应该引起重视。

数据来源于有品海外血压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