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养生

中医能治疗高血压吗?

2022年05月30日 03:24:4823

中医是可以治疗高血压的。且中医的优势在于整体调节。目前高血压病以辨证施治为主。高血压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血管受损,就会逐渐影响到心脑肾和血管的功能。中医治疗通过滋养肝肾、活血化瘀等方法不仅可以降压,同时对血管以及心脑肾有保护作用。另外,高血压常常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这是因肝肾阴虚、瘀热内结造成,可以因人制宜,制订方剂,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而且在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尿酸代谢等多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控制效果。

西医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高血压是个系统性疾病。不能单纯、割裂的处理,要辩证的去看。比如肾问题引起的高血压把肾疾病治疗好了,病根除了,高血压就不存在了。而不是单纯的为降压而降压吃药,而且是终身。

高血压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作为心血管医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血压?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正常的血压是小于140/90,高血压就是超过上述数值。

二、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有哪些?

1.心脏的每次跳动(搏)输出量,反映的是心脏射血功能,影响收缩压较为明显。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每搏输出量越大,射血越多,收缩压越高,反之降低。

2.外周阻力,主要反应舒张压的变化。外周阻力增加时,舒张压升高,反之降低。

3.血管弹性或者大血管的顺应性,主要反映脉压的变化。血管弹性差,脉压增大,常见于老年人的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4.心率。心率越快,患者的血压相对来说是越高。心率加快时,收缩压升高,如果心率不是太快,舒张期时间短,舒张压升高更加明显,导致脉压降低。

5.血容量,血容量增加时,会引起血压升高,反之会引起血压下降。

三、血压高了,当然对身体很好,高血压患者,吃容易引起血压升高的食物肯定对身体不好,那哪些食物会导致血压升高?

1、应严格限制高热能食物。如蔗糖、巧克力、甘蔗等食物会诱发肥胖,并且高血压患者多合并有超重或肥胖。

2、禁食辛辣和精细食物,辛辣和精细食物会使大便干燥难排,易导致大便秘结。排便时,使腹压升高,血压骤升,诱发脑出血。

3、限制饮酒,饮酒会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会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大量、长期饮酒,更易诱发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4、忌长期食用高胆固醇食物。进食过多富含胆固醇的动物脂肪和其他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鱼籽、蟹黄、墨鱼等,会加重血管硬化,导致血压升高。

5、控制浓茶咖啡等,尤其是浓烈红茶。因为红茶中所含的茶碱最高,可以引起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适,从而使血压上升。

6、避免盲目进补浓鸡及其他肉汤,鸡汤肉的营养价值很高,但是浓鸡汤中含有较多嘌呤,容易使胆固醇增高,同时也会影响血压。

7、高盐的食物,平时过多进食腊肉、熏肉等腌制的食品,包括一些碱性饼干,因为食物中盐的成分较多,钠溜留可引起细胞外液增加,心排出量增多,血压上升。

此外,为了身体健康,还要避免其他一些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过大的工作压力,遗传因素等。

四、那高血压病人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注意些什么,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呢?

1.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

2.忌烟忌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3.多运动,多吃水果蔬菜,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海带、芹菜、土豆等,有一定的抑制血压上升作用。

五、高血压病人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均衡,尽量清淡,多吃蔬果,少油少盐。

2、生活规律

3、进行一定量的体育锻炼

4、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5、定期测量血压

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的发生与进展与饮食密切相关,同时不良饮食习惯还可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合理膳食,以降低血压控制难度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那么,高血压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高血压可发生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青中年受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可出现低压升高,由于血管病变相对较轻,通过合理干预有机会逆转高血压;老年人由于血管病变加重,大动脉弹性储备作用减退,通常以高压升高为主,进展至这一阶段后血压被逆转的可能性较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发生高血压以后均应引起重视,因为高血压是一个缓慢进展、逐渐加重的疾病,未给予干预的情况下,高血压会由可逆进展为不可逆转,而对心脑血管的损害往往出现在多年以后,每增加十年,患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均可不同程度增加。在治疗上高血压以改善生活方式、药物降压为主。在生活方式的干预上,控制饮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在饮食方面,高盐、高脂等饮食均不利于高血压患者,部分因素具有直接升高血压的作用,部分因素可协同高血压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高盐饮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内环境稳定、血浆渗透压的重要成员,但它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吃盐后是否会发生高血压主要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钠盐摄入量,二是自身的体质。钠盐在多项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日控制在5克以下可满足生理需求,超过5克以后用量越大对血压影响越大;但部分人即使长期高盐饮食,血压也位于正常范围,这和自身是否对盐敏感有关,但我国多数高血压患者属于盐敏感性高血压,因此这也是高血压患者需要控盐的主要原因。

由于钠盐主要来源于烹调用盐,因此高血压患者重在限制食用盐的摄入,每日最好不超过一啤酒瓶盖,但还应限制含钠调味品与食物的摄入,常见含钠调味品主要有酱油、味精、腐乳、豆瓣酱等,而受传统烹调方式影响,这些调味品较为常用,是钠盐的隐性来源,在限制这些调味品的同时,可选择葱、姜、蒜、花椒、辣椒等调味品,满足口感的同时,部分调味品可增加味蕾对钠盐的敏感性,因此可减少钠盐摄入。高钠食物则主要见于熏制或腌制食品,如泡菜、咸菜、腊肉、香肠等,部分加工食物如饼干、面包、火腿、罐头等也含有较高钠盐,也应尽量少吃。

在控制油脂方面,可能部分朋友认为油脂只会对血脂产生不良影响,但油脂可同时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但不同的油脂产生的影响可能不同: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不利于血压,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有利于降低血压。而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主要为猪牛羊油脂及其肥肉、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主要为鱼油、茶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等,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尽量减少含饱和脂肪酸油脂的摄入,适当增加含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摄入,有利于控制血压,但即便是不饱和脂肪酸,也并非摄入越多越好,一是部分不饱和脂肪酸不稳定可产生过氧化物引起损害,二是油脂均为高热量食物,大量摄入不利于代谢。

除开钠盐与油脂,高血压患者还应减少饮酒、吸烟。饮酒量与血压升高的幅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饮酒量越大,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越高,血压控制难度也越大,而减少饮酒则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相关研究发现,酒精摄入量平均减少67%,收缩压可下降3.3mmHg,舒张压可下降2mmHg,因此大量饮酒不利于高血压患者,若需要饮酒,建议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低于25g,女性低于15g,可减轻对血压的影响。就吸烟而言,吸烟人群的高压与低压显著高于非吸烟人群,且吸烟可协同高血压损害心脑血管,增加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更重要的是即使吸二手烟也不利于血压的控制,统计发现丈夫吸烟的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丈夫不吸烟者的1.28倍,因此高血压患者因尽早戒烟或减少吸入二手烟。

上述食物会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但部分食物对血压有正向作用,包括豆类、薯类、谷物、新鲜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部分食物含有丰富的钾盐,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减少钠盐的吸收,富含钾盐的食物可增加钠盐的排泄,因此可使血压受益。鱼肉、瘦肉、奶制品与蛋类等食物富含优质蛋白,有利于维持血压稳定,高血压患者应适当增加摄入这些食物,肉类每天进食120-200克为宜,奶制品每日300克为宜,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可选择低脂或脱脂奶,鸡蛋天不超过1个,无需去掉蛋黄,但合并高脂血症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每周蛋黄摄入控制在1-2个为宜。

综上,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钠盐摄入,每日烹调用盐不应超过5克,少吃酱油、味精、腐乳、豆瓣酱等调味品,可选择葱、姜、蒜、花椒、辣椒等调味品,少吃咸菜、泡菜、腊肉、香肠等食物,减少钠盐含量高的饼干、面包、火腿的摄入;可适当增加植物油与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摄入,减少猪牛羊动物油脂的摄入,有利于血压的控制;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应低于25g,女性应低于15g,建议戒烟或减少吸入二手烟可减轻对血压的影响。与此同时,建议增加薯类、豆类、谷物、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与钾盐食物的摄入,有利于降低血压;适当增加瘦肉、鱼肉、奶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