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按钮【关注】 每天与您分享最新最全的新资讯。鸡蛋是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食物,甚至有每天吃个蛋的说法,例如早上可以吃一个水煮蛋,早上的蛋白质就有了,中午和下午就可以选择其他补充蛋白质的食材,这样也可以增加膳食的多样性。
一、鸡蛋的营养功效1、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
鸡蛋中有丰富的固醇和微量元素还有多种维生素,这些都是对大脑有益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胆碱,有助于记忆力的提高并提高注意力,所以学生和脑力工作者最好每天都吃鸡蛋。
2、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3、补充营养
鸡蛋有着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而且好消化吸收,所以适宜作为一种营养食物,身体不适,或者术后,小孩和老年人都适宜吃鸡蛋。
二、那么高血压患者能吃鸡蛋吗?血压高是可以适当吃鸡蛋的,一般每天吃一个就可以了,由于蛋黄里边含有较多含量的胆固醇,因此可以吃鸡蛋,少吃蛋黄。
三、高血压患者怎么吃鸡蛋好?建议高血压、高脂血症的人群的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200毫克以内,每天吃一个鸡蛋或隔天吃1个为宜,最好选择水煮蛋或蛋羹类。最好不要选择煎炸的方式,以免摄入更多的油脂。
四、鸡蛋吃的越多越好吗?鸡蛋虽好,但在吃的数量上还应讲究科学。据近期调查表明:在一些城市职工中,有些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青年人,为增加营养,一天要吃5~6个鸡蛋;有的中、小学生每天早餐吃3个鸡蛋,午、晚餐也吃1~2个。
在一些农村里,产妇每天要吃10~15个,月子里竟吃300~450个。他们认为:鸡蛋有营养,多吃补身体。其实不然,吃得太多,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首先,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以产妇为例,一个鸡蛋约含胆固醇250毫克,10个鸡蛋约含2500毫克胆固醇。这个量,是正常摄入量的近10倍。加之,鸡蛋中富含的脂肪属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必然会使血清胆固醇急剧上升,并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其次,多吃鸡蛋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因此鸡蛋不是吃的越多越好,适当便可。
五、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1、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2、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3、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4、限制盐的摄入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点击上方蓝色按钮【关注】 每天与您分享最新最全的新资讯
“高血压患者不能吃鸡蛋”是高血压的饮食误区之一。高血压患者认为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因此对鸡蛋避而远之。其实,高血压患者是可以吃鸡蛋的!一个鸡蛋对于血脂和血压的影响并不算大,一般一天吃一个为最佳,不宜多吃。
但是,高血压患者在食用鸡蛋的时候要注意选择适当烹饪方法,一般以煮鸡蛋、荷包蛋等较为清淡的吃法为宜;不主张吃煎鸡蛋,因为会增加脂肪的摄入量。
不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正常人,每天都应该保证吃一个鸡蛋,鸡蛋的营养很丰富,其中富含的优质蛋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另外,鸡蛋黄中有其特有的卵磷脂成分,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肪白(坏胆固醇)结合蛋白质附着在血管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所以,适当吃鸡蛋其实是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健康的功效的。
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应当注意食盐、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但这并不是说患者就不能吃盐、不能吃肉、也不能吃鸡蛋,适量食用就好!
作者:孙秋燕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注册营养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