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有人说肥胖就是痰湿体质,也有人说痰湿的症状是咳嗽痰多,舌苔厚腻,实际上痰湿的症状并非局限于此,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曾说过肾是代谢水液的根本脏腑,故而“水泛滥则为饮”,脾是运化水液的枢纽,故而“水湿聚而成痰”。肺有通调水道的功能,可布散水液于全身,中医理论中,脾,肾,肺等脏腑均参与水液的运行代谢,肺脾肾三脏失调水液停滞在某处形成粘腻滞涩的代谢产物,无法被人体吸收利用,阻塞气血运行,影响脏腑功能,统称为“痰湿”。所以说患有痰湿问题的人群,可从肾而引发,可从脾而引发,症状当然也不相同,了解痰湿的中成药使用,必须明白痰湿是什么?不同病因引起的痰湿有什么样的症状表现。才可以有针对性的使用药物。
人之气道,贵乎调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若外为风暑燥湿之侵,内为惊恐忧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营卫不调,气血败浊,熏蒸津液,痰乃生焉
★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辨痰湿体质饮食中的水液从口而入,进入胃内后依靠脾的升清功能转输于肺,这是一个升发的过程,《内经》叫做“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宣发水液类似喷雾似的将水液布散周身,肺的肃降作用将水液通降于肾,肾阳蒸腾气化水液,滋润濡养脏腑,并形成保卫人体的气,循膀胱经脉布散全身。
秋冬季节,天气转凉,寒冷干燥的气候易形成风寒或者风燥邪气,邪气从口鼻或者皮毛侵犯人体,肺主皮毛汗孔的开合,外邪侵袭内合于肺,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受到影响,常出现肺气上逆的咳嗽,肺通调水道的作用被邪气阻塞,水液在肺部停滞,形成痰湿就会出现咳痰,因风寒导致的咳嗽痰色多白,因风燥出现的咳嗽,痰少而粘。这种咳之能出,吐之可见的痰称之为“有形之痰”。与之相对应的是游走于脏腑经络之中,咳之不出,视之不见的无形之痰。无形的痰是痰湿体质的主要发病机理。
有些人长期的饮酒,生活无规律,经常昼夜颠倒,山珍海味吃的沟满壕平,运动日益减少,体重直线飙升,脾胃无法运化油腻辛辣的饮食,长此以往,脾胃功能虚弱,水液停滞于脾胃,常表现出形体肥胖,困重嗜睡,咽喉自觉有痰却咳不出咽不下,头脑不清,口中粘腻,大便不成形,肠鸣腹胀,口臭汗粘,舌苔厚腻,这就形成了因脾胃虚弱水湿停滞的痰湿体质。有些病人饮食方面比较规律,却因长期久病,年老体衰,房劳过度导致肾气亏虚,《内经》说“肾者主水”,肾虚水液不能气化代谢,常出现下肢浮肿,腰膝酸软,精神不振体弱冒虚汗,头晕耳鸣,舌苔厚腻。长期的症状说明肾气不足引发了水液停滞,造成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中成药使用痰湿的形成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中成药大多无法兼顾多个脏腑失调引起的痰湿病证,我将临床常见的脾胃痰湿和肾虚痰湿的中成药总结如下,仅供参考。①脾胃痰湿阻滞:以肥胖,身重,咽喉不利(梅核气)为主要表现,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便溏,应当选择药性偏燥的药物来燥化痰湿,佐以健脾和胃之品,以求标本兼顾,参考化痰湿的二陈wan和平胃wan,健脾和胃的六君子。这两种成药以芳香醒脾和燥湿化痰为主要功用,是经典的去痰湿的组方,也是调整脾胃痰湿的基本方,请注意,二药燥性很大,不可过量久服,无痰湿的人错误使用易损伤脾胃津液,引起不良反应。
②肾虚引起的痰湿体质:肾气不足应该增加肾的热量,补充阳气以运化水液,参考《金匮要略》的肾气wan,温阳利水可促进痰湿排泄,补益肾气可调整肾气虚引起的水液停滞。请注意,本方的使用必须符合肾虚引起的痰湿,脾胃痰湿显然不适合本品。如果无法确定身体情况,可咨询中医师给予诊断并加以调整。肾虚不能纳气归原,气出而不能纳则积,积而不散,则痰生焉,又宜仲景八味肾气主之——明•赵献可《医贯》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九大体质中,痰湿体质是最常见体质,也一直困扰着年轻的美女,想拥有好身材而发愁,与大家浅谈一下痰湿体质,调理与养生。一、痰湿体质:是指人体由于痰湿内蕴而导致体质偏颇,以形体偏胖、黏滞重浊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二、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容易化为痰湿。酗酒,酒为湿热之品,饮酒过多,加重痰湿。
2、脾虚:中医上讲“脾胃生痰之源”,脾虚,运化水谷功能下降,水谷在脾的运化下不能升清,变为痰浊;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增多,变为痰湿。
3、肾阳虚:肾主水,主水液开关,开阖不利,则水湿内聚为痰。肾阳亏虚,不能蒸腾气化水湿,聚液为痰湿。
三、临床表现:
1、特征:形体特征多见于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2、主要表现为:头重如裹(如戴帽子或围围巾的感觉),头沉头晕,大便溏薄,口角流涎,口黏或甜,多汗且粘,胸闷痰多,喜食肥甘,四肢浮肿,女子带下量多,月经推后,不孕,舌苔白腻,脉滑。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甲状腺瘤,甲状腺结节等。
3、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豁达,善于忍耐。
4、治则:此体质应健脾祛湿。
5、方药:参苓白术散、苍附导痰汤。
四、痰湿体质中成药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痰湿表现选择用药。
1、痰湿与气互结于咽部形成慢性咽炎,可选择咽炎片、清咽滴丸、慢严舒柠胶囊、藏青果颗粒、黄氏响声丸、喉舒宁片等。
2、痰湿与气互结于甲状腺形成甲状腺瘤、甲状腺结节,可选用夏枯草颗粒等。
3、痰湿与气互结于乳腺形成乳腺小叶增生症,可选用夏枯草颗粒、逍遥丸、丹栀逍遥丸、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散、乳癖消颗粒等。
4、痰湿在肺形成痰,引起咳嗽,可选用止咳川贝枇杷滴丸、急支糖浆,蜜炼川贝枇杷膏、润肺膏、蛇胆川贝液、复发鲜竹沥等。
5、痰湿在脾胃,引起食欲不振,纳呆,腹胀腹泻,可以选用参苓白术丸、启脾丸、人参健脾丸、健脾丸等。
6、痰湿、气、瘀互结于腹部,女子形成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可以用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片等。
7、痰湿阻于胞宫,引起月经量少、闭经、不孕,可以选用苍附导痰丸、桂枝茯苓丸等。
五、痰湿体质养生注意事项:
1、少吃肥甘厚味,少饮酒,以免痰湿内生。
2、积极锻炼身体,运动主阳,脾阳旺盛,祛湿功能增强。
3、少吃生凉,少喝冰饮料,以免寒邪直中脾阳,脾阳虚衰,运化痰湿功能下降,痰湿内生。
4、少触冒寒湿之邪,如冒雨行进、久居寒湿之地,寒湿之邪入体,加重痰湿。
以上浅谈痰湿体质的临床表现、调理与中成药选择,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祝愿美女们远离痰湿,做个苗条的靓女!(友情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与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