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纠正一下心梗发病不止3处疼,而心肌梗塞发生时,心梗患者的身体会发出相应的求救信号,也就是引发“牵涉痛”。牵涉痛是是无损害性的一种疼痛类型,就举例患者会感觉以下这几个部位的疼痛。
一、心梗与“牵涉痛”
1、牙疼
曾有报道称“某女性,80岁,半夜猝死在家,疑似心梗”。据悉死者生前多次表示自己牙疼,治疗未果,死者朋友表示走的很突然,平时也没见什么大病,就这几天嚷嚷着牙疼。
心梗其实是血管内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最终压力之下坏死的结果。没有了心肌的动力来源,血液流通不畅,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我们不想看到的结果。
2、头疼
头疼我们多会想到是脑部出现问题,其实心脏是为大脑提供血液和营养的主要脏器。
当心脏损伤时,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血液,就会出现头晕,头疼等症状。
尤其是在晚上,疼痛感会加重,心脏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失调,脑血管出现痉挛。
3、咽喉疼痛
当人在情绪激动,大喜大悲,会使生气的时候,突然的的出现咽喉疼痛。
这种情况下,多是由心脏引起的,咽喉会出现紧缩感,甚至是吞咽困难等。
此时,要引起注意,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危险的发生。
4、肩膀疼痛、胳膊疼
心脏引起的疼痛,多是反射性的,如头疼,肩膀疼,后背疼等。而肩膀疼痛往往会被我们忽视,左肩、左臂尺侧或左颈部体表等部位疼痛部位,可能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 这一部分由于位处心脏放射地之一,所以心梗发作,这一部位的求救信号会出现。
5、心前区疼痛
如果出现突发性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持续20分钟以上仍然不能缓解,并且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呕吐、恶心、濒死感、闷气短、胸口疼痛、不安烦躁难以缓解等症状,就要考虑是心梗。
6、上腹部疼痛
没有明显原因的气喘,突然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四肢发冷,感觉“胃痛”等,也应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心脏病引发的“胃痛”,有压迫、灼热或挤压感,有的可扩散到左肩、背及左上臂内侧。这一疼痛很容易会让人忽视掉,一定要提高警惕。
二、心梗不是悄无声息,身体2处会发红:
1、舌尖发红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
舌头可反应出心脏的健康,尤其是舌尖是心脏的反射区。
舌尖发红的人,多是心火过旺,如伴有心慌气短,心跳加快等表现。
那么要注意心脏的病变,控制情绪,健康饮食,定期检查。
2、舌下紫红
心脏比好的人,舌头下会出现紫红色的瘀斑,说明血脉淤阻。
一旦血管堵塞,心脏就会出现缺氧,缺血的表现,从而诱发心肌梗死。
如发现自己的舌头上有异常的表现,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失眠多梦等,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平常预防心梗有道
1、保持情绪平和,情绪波动大的时候要适当的调节;
2、作息规律,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坚持健康为主,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心梗生长的温床;
3、饮食均衡,暴饮暴食或者太重口味都会加重身体负担,埋下心梗种子;补充α-亚麻酸,多吃蔬菜,少吃反式脂肪酸。
4、坚持锻炼,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让自身能有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
5、定期体检,特别是高血压等高龄人群,是心梗的高发人群,定期体检能及早发现病症,及早治疗。
如果遇到急性突发的心梗,心梗患者应该尽力咳嗽呼吸,及时呼救。作为家属,面对亲人的突发心梗,则应立即让患者躺平,让心梗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片或者自己冷静下来,安抚患者情绪,呼叫120,必要时候进行人工呼吸等进行急救措施。而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拼搏事业,不顾身体健康,随意透支自身的健康,这是对自己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平时多留意自己的身体,一旦出现异样,应该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1)心梗的病人养生堂:
心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肌梗死,它属于冠心病中的一种。冠心病全称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的是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由于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通常包括隐匿性或无症状的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近年来根据发病的快慢程度和治疗的不同特点,分为慢性冠脉疾病(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隐匿性冠心病等。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
正常情况下,心肌细胞代谢所需的氧气来自于冠状动脉的血液,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细胞的需血之间出现矛盾时,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就不能满足心肌细胞的代谢需要,心肌细胞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短暂的缺血缺氧只引起心绞痛,长时间和严重的缺血缺氧,就会引起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
一、心梗来临前,身体会有先兆一半以上的患者会在发病前数天感到乏力、休息也不能恢复,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慌、气急、烦躁、心绞痛,其中以新发心绞痛或者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其中患者会感到最近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服用硝酸甘油缓解也不明显,也找不到明显的诱因,这个时候就要格外注意了,很可能就是心肌梗死前身体给您的“信号”。
二、身体“3处喊疼”指的是什么发生心梗之所以会出现疼痛,这与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导致细胞代谢受阻,心肌内积累了大量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还有就是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这些物质刺激了心脏自主神经,传入大脑从而引起疼痛的感觉。而疼痛的部位,主要与这些神经分布的位置有关,以及疼痛放射的部位有关。
大部分病人,疼痛的部位是在胸骨后、两臂的前内侧与小指,尤其是左侧。表现为压榨感、闷胀感。
部分病人,疼痛的位置在上腹部,常常被误认为是胃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会出现恶心、呕吐、呃逆等。
部分病人,疼痛的位置放射至下颌、颈部、左肩部、背部上方等,常被误认为是牙痛或骨关节痛。
疼痛,是心梗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发生在早上,疼痛性质和部位同心绞痛,但是诱因常常不明显,且常常发生在安静时。病情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长达数小时甚至更长,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往往不能缓解。患者常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有濒死感。
三、身体“2处变红”指的是什么发生心梗时,身体会“变红”,这主要指的是全身会发热,同时会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这其实就是心肌梗死后坏死物质被吸收所引起的。笼统的说身体2处会变红,其实这是不严谨的。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程度与心肌梗死的范围有关,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到达39℃,这样的情况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
对于心梗的防治,朋友们最应该注意的是心梗前的先兆,比如说原有心绞痛突然加重了,或者之前没有心绞痛这次突然出现,而没有明显的诱因,疼痛症状很重,持续的时间也长,而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不缓解,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很可能是心肌梗死,最好马上去医院处理,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